民進黨“哭窮”自證無能
歷經二十小時馬拉松式表決,台立法機構日前三讀通過當局二○二五年度總預算案,總支出原編列三萬一千三百二十五億元(新台幣,下同),審議後刪減二千○七十五億餘元,刪減金額創新高,整體規模降為約二萬九千二百四十八億元。另外,在野陣營還凍結總預算二千六百億元。
藍白聯手删減台當局總預算後,綠營一邊“哭窮”,一邊發佈各種消息指控藍白“亂砍預算”。台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五天三開記者會,指責在野黨企圖通過刪減預算影響執政團隊運作。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台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也宣稱,總預算被删減後將導致政策推動困難,像在開一輛“無油可動的車”。對此,在野黨隨即回擊,如果賴清德不會開車,大可換其他人駕駛。
總預算仍創新高
在野黨民代質疑,賴清德上任後,主要政策都是“蔡規賴隨”,但二○二五年度總預算編列卻比前一年多出三千億元。這三千億用到何處,審查時豈能不仔細檢視、嚴格把關?
從審查結果看,最終總預算規模依然達到二萬九千二百四十八億元,與去年二萬八千五百一十九億相比,還有微幅增長,甚至創下新高。這樣的結果與民進黨當局所提的“財政緊縮”“業務窒礙難行”等說法顯然不符。
綠連日造謠抹黑
針對本次總預算案,中國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台灣經濟增長率只有百分之三,但民進黨當局提出的總預算案卻膨脹一成。對於所有可能的貪污及浮編的預算,在野黨就應該負責任地專業審查、嚴格把關,守住民眾的錢包,呼籲民進黨當局修正錯誤的施政方針。
國民黨民代王鴻薇強調,在野黨之所以删減這些預算,是不想為民進黨當局錯誤的政策、不合理暴增的媒體宣傳經費、淪為政黨打手的部門預算等埋單。但這次執政黨、各部門聯合親綠媒體和一些既得利益者針對在野黨删預算連日造謠抹黑,不難想像這些人急跳腳,但也顯見他們過去幾年“吃太飽了”。
綠圖掀對立衝突
台灣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也表示,為民眾把關預算、不讓行政機關恣意浮編,是民代天職。本次總預算案刪減金額約佔總體的百分之六點六,民進黨當局可運用預算仍高達二萬九千多億元,對施政綽綽有餘。希望賴清德、卓榮泰謹慎花好每筆納稅人經費,把錢用在刀刃上,為台灣與下一代認真施政,勿再利用錯假信息,製造社會對立衝突。
不滿藍白删減“總預算”,民進黨當局及其側翼立即展開了一系列政治操作,痛批在野黨刪預算無理,將造成各項業務難以推動、各種補助都停發。這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賴清德辦公室删減員工的禮金。不過,民進黨這一粗糙的政治操作迅速引發輿論反彈。
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表示,賴辦今年的春節禮金是去年已經編列的預算,與新年度預算毫無關聯,將此事歸咎於“機要費”被删減,明顯是混淆視聽、刻意造謠。
評論促綠官辭職
台媒發表評論稱,在野黨糾正預算浮編亂象,本就是正常監督。民進黨當局宣稱預算被删減後,影響層面甚廣。但仔細想想,刪減後逾二點九萬億元的總預算,仍高於去年,還是史上最高,為何會造成“影響新手機上市”、“發票兌獎會減少”、“沒錢印證件”,甚至連網絡報稅、訂火車票也成問題?講得好像九成九的部門功能都要停擺?總預算攻防宛如一面照妖鏡,照出民進黨的權謀與矛盾。如果面對這樣的預算還要“哭窮”,喊着“做不下去”,等於是自證無能。民進黨官員乾脆辭職,別再浪費大家時間。
(香港廿三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