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與梵高
把波蘭作曲家蕭邦與荷蘭畫家梵高並列為題,會讓人覺得風馬牛不相及,百思不得其解。
蕭邦生於一八一O,死於一八四九,活了卅九歲;梵高生於一八五三,死於一八九O,活了卅七歲。他倆都短壽,如今都被稱為偉大藝術家!但在尚存人間時,他倆都靠自己的作品為生!
不過,蕭邦的狀況比梵高好很多!他可以要價,有一首《敘事曲》,要價一千法郎;有兩首《波羅涅茲舞曲》,要價一千五百法郎;他曾願意以八百法郎把一首《敘事曲》,在法國和英國的發行權,賣給施萊辛格;他曾抱怨幾首《瑪祖卡舞曲》轉來轉去才得到八百法郎……。憑着稿費收入,蕭邦得以解決其比梵高高得多的生活費用。
梵高卻是真正的生不逢時,他終日終夜畫畫,卻不能支持他日常最起碼的開支。梵高的親愛的弟弟提奧是巴黎的一位畫商,但梵高長久得不到人們的賞識。在阿爾勒時,梵高每十天才可以收到提奧給他寄來的五十法郎。許多時候,梵高“甚至連一個能讓自己快活一下,去吃一頓……的法郎也沒有”。最令人感悲哀的是,有一天,梵高簽收一封掛號信,內裡有一張四百法郎的支票,那竟是梵高一次擁有過的最大數目的一筆錢。提奧欣喜地告訴他,那是他在阿爾勒畫的《紅葡萄園》賣出的價錢。
“藝術無價”!時至今日,蕭邦的作品到處在音樂會上演奏,眾多的音樂愛好者,言必稱蕭邦。而梵高的那些“表現大自然本質和他自己本質”的畫幅,卻已價值連城,他的無人不知的《向日葵》,竟估值達五點八億。
說蕭邦比梵高好很多,還表現在降下人生帷幕時。蕭邦殞命於肺病,巴黎為他舉行了似模似樣的葬禮。梵高在又一次精神失常時,在奧維爾的麥田裡舉槍自殺,到墓園時只有七個男人送行,六個男人抬起棺木,悲痛欲絕的提奧跟在後邊……。
費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