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區工程有彈有讚
澳門回歸祖國慶典前夕,新華社客户端在微信放上一頁為慶典創作的海報,以“澳門‘長大’了”為題,發表了澳門土地面積,由一九九九年的廿一點四五平方公里,“長大”至二○二四年的三十三點三平方公里,增長了十一點八五平方公里,預示特區政府要好好運用這新開拓的十一點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然而,在有關開拓土地中的A區,在過多投入資源中,特區政府換屆前夕,即將離任的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在最後一次出席立法會的口頭質詢明言,自港珠澳大橋開通下,新開發的A區交通混亂及擠塞問題不可能解决,A區日後十萬居民遷入,加上學校啟用,交通一定擠塞。他直言沒有專家會同意在A區這樣的面積,建造三萬二千個住宅單位,加上多間學校、體育設施等。面對A區這種發展趨勢,認為“神仙”也難救A區的交通問題。
立法會議員林宇滔也在報章為文指出,關於A區的交通亂象,認為與上屆政府有絕對責任。因為新城A區是白紙一張,從零開始規劃,到再落實興建工作,搞得如此混亂,質疑當局本可通過頂層規劃和統籌工程安排,將對居民和交通的影響減到最低,但當局反其道而行,多次出現“見步行步”的臨時措施。
筆者早前到水塘側友誼橋大馬路天橋拍攝,見到海邊一側天橋,可能影響新建天橋走線被砍斷,致海邊一側道路封閉,認定是工程疏忽所致。但其實,這推斷大錯特錯。直到最近再前往上述地點拍攝,原先被砍斷的一段行人天橋已修復完好。另外,再在原有的行人天橋,接駁一條新的行人天橋直通對岸A區的濠江大馬路海傍。新建的行人天橋,方便晨運人士有更長的晨運路線,擴闊視野,是值得一讚的工程。
事實上,A區未來的交通擠塞情况,如果羅司長的預言是神仙難救的話,除了當屆政府責無旁貸之外,身居高位的羅司長也難辭其究。其實在A區資源過份投入,司長也是決策的一分子,不應該在一旁說風涼話!
A區乃澳門半島車輛進入港珠澳大橋必經之路,進入新城A區宛如一個“大地盤”,招來“百彈之口”。但至少,如今在水塘側的行人天橋旁邊,加建一條新的行人天橋,可直通彼岸A區,筆者認為值得一讚!
唐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