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消費新風貌
是日甘句:問:如何區分中國節日跟外國節日?答:開飯的是中國節日,開房的是外國節日。
甘句作為段子自然有些誇張,但國人好食位列全球前列無可爭議。比如北方凡節日必吃餃子,又比如廣東“無雞不成宴”等早成慣例,好吃和講究吃已融入國人血液,食量及品種數量遙遙領先。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令人意外又高興:中國每年人均消費水果為一百○九公斤,遠高於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國人吃掉了全球百分之六十的西瓜、百分之四十九的蘋果和百分之七十三的梨。
同時,中國每年人均消費蔬菜是三百九十九公斤,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二點七倍,中國人吃掉了全世界百分之五十二的蔬菜。
此外,每年人均消費肉類一百○三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點七倍,雖然與美國相比仍略有差距,但差距不大且主要差在進食牛肉上。在水產品消費上,中國則已增至美國的接近兩倍。人均蛋白質供應,中國也已經超越美國。
中國人的食物變化並非一朝一夕實現,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一九六一年至二○二一年,中國的人均穀物消費量總體增長,薯類、豆類等用以充飢的食物消費量明顯下降。同時有相關報告指出,居民的膳食結構正在從主食型向糧菜肉果魚的多元化食物消費模式轉變,預計至二○五○年,奶類和水產品人均食用需求量仍大幅增長,達到一千○九點五千克和七十五千克,比目前增長三倍和三點四倍。
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將構成壓力:一是提倡合理膳食,引導消費轉變觀念、追求吃得好又吃得營養健康成為當急之務。二是食品生產方面必須通過調整結構,以提高供給水平。
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