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孩子都是將會改變的小小的人”
要當好一個成年人,或許需要有許多技藝:只要相信一個故事(而要厭倦聽相同的故事)、睡覺時不需要布偶或小黃狗陪伴、眼睛沾水不會哭、洗髮精跑進鼻子裡也沒關係、可以克制自己不去摸草或大聲追趕鴿子……
“孩子想要得到最奇怪的東西,想要有會發光的鞋子,想吃棒棒糖當早餐……”在阿雷馬娜《孩子是什麼》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孩子肖像。在這些肖像中,我看到一種斷裂感——我們什麼時候切斷與兒童/童年的關係?那些時日去得無影無蹤,忘了什麼時候喝最後一口母乳/奶瓶、忘了最後吃掉一根大波板糖是什麼時候、最後一次坐在爸爸的肩膀上、最後一次像隻小猴子被媽媽抱起。
《孩子是什麼》充滿各種成人所不理解的:石頭掉到水裡,孩子會哭。洗髮精刺痛眼睛,孩子會哭。想睡覺或怕黑,孩子都會哭。大人永遠都只能處在“不得不”的狀態,去聽到孩子的哭聲。這些“不得不”的大人會行動,而這些行動,不一定是針對小孩,更多情況是大人對世界“不得不”的回應。“要安撫他們,你得要有溫柔的眼神,而且床邊還要有溫柔的燈光”。你以為繪本只關注孩子的哭,當然不是,眾多孩子(後來的成年人)的“不哭”被理解,才能支持得了這些“溫柔眼神與行動”。
我喜歡《孩子是什麼》,一張停在孩子鼻尖的蝴蝶:對於小孩來說,大人也非常奇怪吧!大人抱怨着孩子們所不理解的事情(他們可能留大鬍子或山羊鬍,可能會把頭髮染成綠色),不怕黑,許多東西說丟就丟,幾乎不會覺得後悔……和“他只是個小孩”有着不同的語氣。在小孩眼中,大人是蝴蝶,美麗而且可以飛,在巨大的世界裡,實踐自己的各種微小。
(孩子是什麼呢? · 五)
川井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