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的殉葬女孩這麼矮?
淮南王劉安在《漢書 · 嚴助傳》中說:“且越人緜力薄材,不能陸戰。”可見,即使在西漢時期,當時最有話語權的中原人眼中,南方人普遍就相對矮小羸弱。當時西南地區和珠江流域,還有閩浙地區的居民恐怕更矮些。
中國人大範圍民族融合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西晉末期的五胡亂華是很重要的加速點。其後歷史上歷次戰亂都導致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區的人口大量往南遷徙,而漢族又不斷在文化上同化征服者以及周邊深受其影響的族裔,終於形成了現代的族群分佈狀況。
人的身高狀況,首先來源於父母的基因,先天因素極其重要,其次是營養狀況和環境干預。基因自然跟族群有關,現代的漢族主要是文化概念,其血統早已經過歷代混血,究竟裡面有多少秦漢時代的漢人DNA,有多少匈奴或女真甚至蒙古人的DNA,誰也說不清,哪怕同樣是“漢族”,東北的跟廣東的,不管外貌和氣質上都存在很大差異,一望便知。不過,今天南北兩地居民的身高差異肯定沒有古代那麼懸殊了。
在曾侯乙生活的年代,各地還比較封閉,族群比較固定,長江流域都沒怎麼開發,原始狀態還大體上能保留。更準確地說,曾侯乙是漢江流域的子弟,這兒跟楚人的生活空間犬牙交錯,怪不得曾侯乙本人跟楚王私交不錯(曾侯乙編鐘裡有一件就是楚王的贈品)。而曾國是不是也跟楚國、秦國那樣,有一些相對固定的族群呢?
先天因素之外,後天的營養因素當然也重要。如果說,中國居民在七十年前的平均身高較古人進步不多的話,那麼近幾十年,隨着經濟飛速發展和社會神速進步,人們的營養狀況大為改善,平均身高自然也提上去了,這裡面,牛奶的普及是其中一項有效手段。
曾侯乙的殉葬女孩,地位不高,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生活待遇。個子矮小,情理之中。
(三之三)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