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籃下海說上海
上海,大名鼎鼎,人盡皆知,有上必有下。一九五六年,有位偉人到上海視察,在黃浦江遊覽時,突向陪同人員問道:“你們知道上海還有個‘下海’嗎?”頓時舉座啞然。一石激起千重浪,一時間,眾人分頭尋找這個不為一般人所知的“下海”。
其實,偉人所指的下海就是下海廟,俗稱下海義王廟,坐落上海虹口區北外灘街道昆明路七十三號。據史料記載,下海廟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一七三六年——一七九五年)。下海廟所在地多漁村,漁民出海打漁,祈求女神媽祖佑護,故建廟奉祀。最初僅有房屋數間,歲月流淌,人間滄桑。兩百多年來下海廟歷經擴建、修復、重建終成當今格局,為上海佛教活動主要場所之一。
浦,吳地方言中指人工開鑿的小河。宋代為提升吳淞江(蘇州河上海段)洩水能力,於吳淞江兩岸,每隔約五華里開鑿一水道引流入吳淞,這種支流水道稱“浦”,吳淞江兩岸曾計有十八道浦。按江南語言習慣,支流接近源頭的稱“里”或“上”,靠近下游的謂“外”或“下”。當時吳淞江南岸有一“浦”,位於現虹口海門路一帶,被稱作“上海浦”,與之相對的北岸,也有一“浦”,名“下海浦”。上海浦和下海浦,因位置得名,而上海之名源於上海浦,後來建鎮,成為現今的大上海。而“下海浦”卻日漸衰落,緣於明初吳淞江因淤塞,只好在現蘇州河下游處另開挖新河道,導致“下海浦”漸被廢棄。至上世紀二十年代初,“下海浦”淤塞更為嚴重,最終填成現今的海門路,幸運的是下海廟被保留下來了。
說罷下海廟往事、上海由來,再嘮叨嘮叨提籃橋。早年下海義王廟地處下海浦,長江船隻入海處,那時從現東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帶全是漁村。漁民出海打漁,需祈求神靈保佑,這座小廟隨之應運而生,沿海百姓將所崇拜的護海神龍王、媽祖,天妃娘娘及其他神明一起奉祀於廟中。清嘉慶年間,為方便百姓往來,居民在下海廟附近的下海浦上建一橋,漁民香客常常手提裝着香燭供品的籃子,過橋去下海廟燒香禮拜,因而得名“提籃橋”,後來連帶廟門正對的馬路也稱作海門路。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提籃橋一帶被劃入美租界,由於區內有香火鼎盛的下海廟和通往浦東的輪渡,漸成為蘇州河以北的主要集市。當年大批被納粹迫害的猶太難民逃往上海避難,當中不少人聚居於提籃橋附近。日寇佔領上海期間,將提籃橋劃作猶太人隔離區,使得這裡曾容納過約三萬名猶太人。現尚存猶太人居住過的房屋,位於霍山路,還有一座猶太教的摩西會堂,位於長陽路六十二號。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提籃橋、下海廟所在的虹口區早已繁榮興盛,北外灘這片熱土,正成為新時代都市崛起新標杆,勢如虹,口皆碑。東方明珠,魔都上海,舉世矚目,熠熠生輝。
陳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