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前 先專注
單從本書的書名,已可得知這是一本探討聆聽的書。作者是一位美國資深記者,工作中需要聆聽各式各樣的人說話,再把訪談內容撰寫出來。她自認是專業的聆聽者,卻有感自己仍有不足之處,亦發現大多數人都低估了聆聽的重要性,於是開始鑽研有關聆聽的研究,涉及領域包括生物學、神經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再將這些研究結果結合專家們的意見,加上一些擅長聆聽的受訪者(如中情局探員、頂尖銷售員)的經驗之談匯集成書。藉由這本兼具科普與人文關懷的讀物,啟發讀者重視及鍛煉聆聽的能力,進而改善溝通技巧和人際關係。
現代科技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與人溝通交流並產生連結,但弔詭的是,我們反而愈來愈不懂得聆聽,也不願意認真去聽,究其原因,無非源於科技是一刀兩刃。網絡、智慧型手機、手機應用程式、社交平台、手遊、電玩等東西的設計都是為了抓住和留住我們的注意力。在今天的數位時代,人人都參與了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商家在媒體砸下巨資,透過廣告資訊吸睛,偷走大眾的注意力。當注意力愈分散,就愈可能被說服,也愈有機會點下立即購買、付款等按鍵,讓商家得益。
其次,在資訊爆量的當下,為了能有效率地吸收資訊與時俱進,速食化現象也隨之成形。如今我們都愛倍速播放、碎片閱讀、看短視頻,也習慣一心多用。現代人常邊看手機邊聊天,而非全神貫注地聽對方說話,這樣只會使雙方的對話更無趣乏味。有心理學研究發現,光是把手機放在桌上都會讓同桌人彼此更疏離,更不想談重要或有意義的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能會被打斷,即便手機開靜音也一樣。
不少觀察照顧者和兒童在公共場所如何互動的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的照顧者只顧着看手機,把小孩丟在一邊。兒科專家指出,這種做法有害兒童發展,因為父母的關愛是孩子發展的關鍵,依附理論說明了這一點,如果孩子小時候獲父母認真聆聽,長大後便會更樂意和懂得聆聽他人,而且更富有同情心,自然更加容易與人建立有意義及相互支持的關係。
事實上,打從嬰兒時期開始,我們就對人聲特別敏銳,能察覺其中的細微差異及和諧與否,甚至還未出生,已開始聆聽周圍的聲音。胎兒十六周大就對聲音有反應,孕期最後三個月已能清楚辨別語言和其他聲音的不同。胎兒在子宮裡聽到溫柔的聲音會平靜下來,聽到怒吼聲會嚇一跳。有趣的是,聽覺也是人臨終前最後消失的知覺,最先消失的是飢餓和口渴的感覺,接着是說話能力,再來是視覺,瀕死的病患在斷氣之前都還有觸覺和聽覺。
書中除了引用一些有關聆聽的科學研究,亦傳授許多提升聆聽素養的技巧,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避免親密溝通偏見。所謂親密溝通偏見,是指我們很容易預設自己了解伴侶、家人的想法而缺乏聆聽對方的話。但每個人每天跟他人的互動和從事的活動持續塑造着自己,一點一滴改變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態度和信念。因此,別高估自己對親近者的認識,也切勿輕視、忽略對方的話,缺乏聆聽只會令彼此關係日漸疏遠。
閱畢本書,會明白到要成為一位好的聆聽者,並非只是避免打斷別人說話、看手機或東張西望,也不是要做出專心傾聽的樣子,如眼神接觸、點頭、不時發出“嗯嗯”的聲音等流於表面的舉動。聆聽不是用一張檢核表,檢查什麼有做、什麼沒有做,而是一種心態——對他人開放和保持好奇的心態;要集中精神,動用其他感官去聆聽,且大腦也要努力處理所有輸入的資訊,從中找出意義。因為聆聽的最終目標是理解,而理解需要花心力。
藍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