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海關兩周揭十四宗走私
(新聞小語)警民同心 嚴懲高空擲物
今微雨空氣不良
澳代表出席全國工商聯會議
粵四宗火警三涉電線短路
中年漢疑住所燒炭亡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2月2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警民同心 嚴懲高空擲物

夏耘

    警民同心    嚴懲高空擲物

    筷子基某住宅大廈日前中午繁忙時段由高處飛墜一柄菜刀,落於大廈門外熙來攘往的行人道上,雖然萬幸無人受傷,但飛刀從天而降,街坊膽戰心驚。至昨晚,警方公佈截獲一涉案男子,疑因情緒問題而拋刀出窗。

    從大廈住戶獲悉,大廈同一位置已多次高空擲物,擲下玻璃樽、礦泉水樽、果皮、垃圾等,今次是最嚴重一次,是否同一人所為,仍有待警方調查。現場平日行人眾多,高空擲物視途人性命於不顧,令人髮指。

    本澳人口稠密,高空擲物極度危險,尤其在行人密集區域,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物損失。無論出於任何原因,均不得將其他人生命安全作為發洩。加上本澳近年發生多宗跌窗、大廈外牆結構崩塌剝落,有途人受傷,社會必須正視“頭頂上的安全”問題。高空墜物後果難以估量,是否應檢討相關刑罰,研訂更嚴格的法律,重罰高空擲物。若非蓄意,亦須明確墜物事故的責任歸屬,並強化機制讓有關責任人自覺維護好建築結構或外掛物安全等。

    今次發生地點是高空擲物的黑點,當局宜加強對現場環境的調查及巡邏,增強對潛在違法行徑的威懾,將高空擲物可能造成人員傷害減至最低。

    高空擲物成因眾多,不排除因一時情緒影響,罔顧後果;也有不少是因為不小心或貪方便而向窗外亂拋垃圾,同樣危險,且影響環境衛生。當局有必要加強宣講,尤其針對兒童青少及外籍群體的教育,讓人們了解其行為可能帶來的法律後果及對他人的危害,同倡公德。

    調查高空擲物或有困難,但不代表可心存僥倖,始終“天有眼”。街坊也不應以為事不關己,當發生懷疑高空擲物事件時應主動舉報。無論大事小事,警方及權責部門須事事關心,重視每一報案求助,以保障普羅大眾人身安全為首要任務,盡快查明及處理。警民同心,民勇於檢舉,警重視情報並迅速破案,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申張正義,維護太平,就是做好社區警務的不二法門。

    夏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