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的殉葬女孩這麼矮?
世界上許多博物館都有鎮館之寶或古代“主角”,我國省級的博物館更是如此。如果說湖南省博物館“主角”是馬王堆漢墓的辛追夫人,那麼湖北省博物館的“主角”無疑就是曾侯乙了。
在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無疑是除了越王勾踐劍之外,最吸引參觀者眼球的鎮館之寶。從出土文物得知,曾侯乙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戰國地方諸侯,其生活之奢侈程度完全超過了現代人的認知。那架巨大的編鐘也許只是他醉生夢死、鐘鳴鼎食的冰山一角而已。不過,作為醫生,我關注的不只是這些。我對殉葬者比較感興趣。因為,她們留下了比較完整的骨骸。這些信息對於醫學和營養學,甚至民族學都很有研究價值。
原來,曾侯乙去世後,陪他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除了他心愛的寵物犬,還有二十一位花樣年華的女性。骨骸的狀況能透露她們的某些信息,比如,她們年齡在十三歲到二十五歲之間。專家推斷她們生前的身份極有可能是樂工。我仔細看了遺骸的概況分析數據,發現除了有五具遺骸無法測量大致身高之外,其餘十六位女性都能讓後人知道她們的身高,儘管她們的姓名早已湮滅在歷史中,甚至極有可能生前連名字都沒有。
這些身高卻出乎我的意料!能測出身高的女性年齡在十八歲到二十五歲之間,十五人相當於成年人,平均一點四八米。另有一位大約十五歲的少女,身高僅一點四六米。一點六一米已經是鶴立雞群了,屬於一位二十三歲女性。至於曾侯乙本人,根據遺骸分析,專家測出他的年齡大約四十五歲,身高約一點六二米。如果曾侯乙生前和他的女樂工站在一起,倒也不顯得非常異樣,因為他本人就算不上魁梧。然而,他們這種身高在當時來說屬於正常現象嗎?古人一定就比現代人矮小嗎?
(三之一)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