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濠江側畔蓮花開 家國同輝譜新篇
《二十五載蓮花情》揭秘澳“幸福之味”
特區25周年煙花秀聖誕登場
中總粵辦助力澳中醫藥發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2月1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二十五載蓮花情》揭秘澳“幸福之味”

    《二十五載蓮花情》揭秘澳“幸福之味”

    【本報消息】十二月十五日,《二十五載蓮花情》播出第三集《幸福之味》,展現了這座城市蘊含的人情味。澳門,從老有所養、幼有所依、弱有所助、支持青年發展方方面面,關照着在此處居住、生活、學習、工作的六十八萬人。

    長者保障足顯溫情

    《幸福之味》從澳門為長者提供的一項關切服務“平安通”講起,介紹了澳門的生活支援和緊急呼援服務,以及醫療衛生預防保健服務,再到展開敘述政府長者公寓與其智慧養老服務。在為青少年發展提供的支持方面,舉辦了“群英薈創意大賽”,幫助澳門青年選擇職業方向;澳門工匠學院為澳門社會職業所需,開設了支持年輕人創業和就業的課程;並且澳門實施了十五年免費教育,覆蓋幼兒教育、小學、初中、高中各個階段;弱勢群體也能受到關照,巴黎殘奧會上,惟一的澳門選手在這裡向着自己更遠的夢想一躍而起。

    “澳門回歸廿五年發生了巨大變遷,如今的澳門多了許多現代化建築與便捷設施,‘平安通’及‘長者公寓’等都是這些變化中的一部分,但不變的是這座城市展現出來的溫情與包容,是澳門對弱勢群體和長者一如既往的關愛。”澳門直播協會秘書長梁嘉麗稱。

    影片中的社區關懷與長者服務,也令澳門科技信息發展協進會會長楊駿深深感受到澳門的“幸福之味”。“隨着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澳門老齡化水平也在逐漸提升,但可見的是,澳門特區政府聯同社會服務機構,一直在關注及大力推動、建設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的共融社會”。

    工銀澳門青年協會會長林毓霞亦感慨:“影片中對長者、弱勢群體的保障,尤為觸動人心。”澳門從養老金、醫療券到長者公寓,完善的社會福利讓居民生活無憂,印證了“長壽之城”的溫暖與幸福。對青年人的關懷與培養也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二○二三年成立了澳門青年發展服務中心,以及各類創業、就業、文化交流活動,展現了澳門特區政府對未來發展的深遠佈局。

    支持青年發展獻力

    青年人是城市建設與發展的生力軍,在澳門優越的長者服務、完善的教育配套的吸引下,能更加無後顧之憂的為這座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

    “澳門十五年免費教育全面覆蓋,教育質量躋身世界前列。二○二二年國際評估中,澳門十五歲學生表現全球第二。同時,澳門特區政府也鼓勵青年融入大灣區,許多澳門青年選擇到內地學習和就業,吸收到更多知識,也開拓了更廣闊的視野,這彰顯了澳門社會的開放與活力。”林毓霞指出。

    不僅是鼓勵澳門青年“走出去”,澳門也大力支持在外的本地人才回流,楊駿就是其中的一員。“二○一二年碩士畢業回到澳門之後,一直積極參與本地各類社會活動,不僅提升了個人的綜合能力,更開闊眼界、增廣見聞,加深了對黨和國家的認識和了解,並且有機會參與到愛國愛澳的建設隊伍中。”

    他表示,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澳門社會在國家的關心、特區政府的努力下,各界團結一致、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建美好家園,因此讓澳門在短短的廿五年裡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讓澳門居民充滿了幸福感。

    九年前透過原有人才引進制度落戶澳門的博士智庫副理事長陳卓華,多年來將自己成熟的國際投行經驗引進澳門,為本地證券業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對澳門的教育環境感受深刻,“在國家對澳門學生於內地升學的支持下,澳門學生能有更大機會,與清華大學等985、211重點高校的頂尖學子們一起交流和學習,這大大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和人脈,也為他們日後回流澳門工作,或繼續在內地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齊心建設幸福澳門

    “澳門的這份‘人情味’,是對長者的關愛、是對年輕人的扶持,也是曾受過幫助的人,在長成堅實的羽翼後,再積極回饋社會。”澳門口述歷史協會秘書長吳倩雯稱,這一切除了有賴澳門特區政府在政策上的制定和執行,還有的是所有熱愛這座城市,從不計較得失、默默付出的澳門人付出的努力。“作為享受前人成果的後輩,我被他們的熱忱所感動,亦會趕快成長起來,在自己的領域裡踏實深耕,為建設澳門盡自己一份力量”。

    生活在澳門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有着建設幸福澳門的信念。

    “未來,我希望通過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參與創新領域,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貢獻力量。同時,關注青年成長,讓這座‘小而富’的城市,在人才培養上更進一步。”林毓霞說。

    “未來,我將借助社交媒體,全力宣傳澳門獨特魅力,致力旅遊與文化傳播,積極促進各媒體平台交流,推動人才互動,助力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這是梁嘉麗的想法。

    “未來,我將發揮自身經驗,透過融資租賃幫助澳門現有產業逐步轉型升級,助力澳門朝着新質生產力的方向發展,用好國家給予澳門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機遇,以及澳門‘中葡平台’的定位,協助更多企業開拓葡語系國家貿易機會,揚帆出海。”陳卓華稱。

    “未來,我將不斷向澳門科技界前輩學習,發揮自身科技專業,助力澳門特區落實‘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為澳門發展釋放更多青年動能、傳播活力、貢獻才智;也將努力傳承和弘揚愛國愛澳、和諧包容、守正創新的核心價值,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為‘中國夢’早日實現,努力耕耘與奉獻。”楊駿表示。

    澳門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陳嘉敏是一名與澳門回歸祖國同歲的青年,“廿五年與澳門共同成長,切身感受着澳門的變化和進步,讓我為能生活在這片繁榮穩定的土地上,感到無比自豪。”她表示,《二十五載蓮花情》的鏡頭展現了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年以來的發展,在“一國兩制”的政策下,澳門的生活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澳門還將繼續綻放出更絢麗的光彩。

    澳門故事還將繼續,其中的“幸福之味”,將在六十八萬人口的共同努力下,不斷蔓延。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