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5版:演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以笑破淚 探討生死邊緣
移民者的殘酷記事
一對一(下)
別再婆婆媽媽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2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移民者的殘酷記事

何志峰


電影探索移民者 的困境

    移民者的殘酷記事

    現在看電影都要靠口碑,別人說好看,或者知道某些亮點,尤其是自己喜歡的演員或導演等,才會想看。在可以隨觀隨有的串流世界,打開一部片,發現不好看我就會立即想放棄。今次,開盲盒開到了驚喜!我看到一部令我意想不到的好電影。

    由Barry Shurchin編導的電影《Immigrant》沒有過多的花俏,平實而簡單,就是個關於移民的故事。

    故事背景發生在一九七八年的莫斯科,一個中產的家庭,父親是汽車設計工程師,母親是不用工作的家庭主婦,他們共育有一名無憂無慮的小男孩。而這天,是他們留在蘇維埃政權地方的最後一日,作為猶太人的母親明天就和一家人移民去美國,父親也對他的中產社會地位作最的告別,喝得爛醉如泥。果然,本以為去到新地方就會好起來的理想破滅,一家人被現實直接打臉。

    移民並不是搬到另一個地方居住、生活這麼簡單。移民,其實就是將本來屬於自己的社會關係、整個紐帶扯斷,從像嬰兒一樣學習語言開始,去一個新的地方重新建立社會關係。移民者需要認識新朋友、建立新的社會地位,重新認識該地方的歷史及人文風貌等。若脫離社會脈絡,人會難以生存。

    這一家人到了美國,父親只找到一些搬運等體力勞動的工作,母親成為鐘點女傭,社會地位降了不止一級。小孩被母親想盡辦法安排到猶太教學校,而不是免費的公立學校。父親一直都不想來美國,因為現實讓他像奴隸一樣被工頭呼來喝去。在莫斯科,這些工頭連跟他說話的機會也沒有。爸爸再也受不了這樣沒有盡頭的底層生活,不斷酗酒,最後自殺。媽媽生活失去了依靠,繼而被附近的黑社會同鄉看上,在不久後,家中便住進了這位對小男孩沒有愛,並時常使用暴力管教的陌生叔叔。

    電影刻畫得很深刻,當家庭成員發生變故,家人對愛的需求會發生變化,媽媽需要一個新伴侶的愛,然而這份愛不一定會為孩子轉化成父愛。媽媽的需要,變成兒子對大人暴力的忍受。對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新移民媽媽是“歸宿”,對小男生來說卻是無盡的折磨。

    有其他評論就戲論戲而說,這部電影,連基本電影語言都欠奉。其拍得粗糙、含糊,幾乎毫無技巧可言。對我,或許是,也不是。創作者想說話的慾望和意識永遠大於其手法,創作者從自身遭遇的角度敘述,是真實而又鮮活的,這最重要。他平實的手法,將這一個家移民的情況,以及後來的故事鋪陳開來,展示出移民的兩難︰不移民可能受到國內社會一些既有的矛盾;而移民,生存問題對於他們來說更是不可控,嚴重如故事一樣會變得家破人亡。到這裡,觀眾會感受到強烈的詰問,移民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遷移,不只是身份的轉換,更是揮別過去羈絆,與未來的生活展望,在自身不斷累積的記憶中糾結、前行。

    故事後來,“繼父”向媽媽糾纏,成了恐怖情人,他在吵架時會拔槍指嚇,最後一槍打到男孩身上……男孩在痛苦中,夢到親昵的莫斯科叔叔來了,給他們母子報仇,殺掉這個繼父成為他家的支柱,他可以鬆一口氣,安穩的睡在叔叔身旁。但現實殘酷,門鐘響起,繼父的吵鬧讓美夢破滅,小男孩像叢林的動物一樣,抄起水果刀匍伏,躲在門後,待繼父進來時趁機刺死。

    這後半部讓我非常震驚,我想,如果他們還在俄羅斯原來的社會階層,生活該會安穩一點,可能會得到一些中產階級的敎育,原來穩固的家庭也會對這名男童保護有加。到了一個新環境,男孩迅速地在人人相食的叢林環境長大。一個家庭到了一個陌生地,不但不懂去找資源、也不會得到社會系統的幫忙、完全失去社會支持,最後家庭的保護能力只能崩解,男孩跌入底層的生活環境,自生自滅。

    人的流徙並不是個人的事。

    最後,我知道這是編導Barry Shurchin小時候真實故事的改編,所以一直猜想他小時候的經歷。我不禁好奇,他究竟遭遇了甚麼,使他今天有能力創作電影,並把自己的過去成為電影的養份?

    何志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