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建築回顧與展望
隨着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紀念日的臨近,筆者對有關澳門書刊的懷舊情結亦愈發濃烈,遂在家裡的書架上一番搜尋,翻檢出這本封面設計頗具喜慶色彩的一九九九年第十二期《世界建築》月刊,它是二十五年前為慶祝澳門回歸而出版的“澳門建築”專輯,筆者由彼時收藏至今。
刊物封面照片選用燈火闌珊的澳門市政廳前地夜景,封底則刊登晴朗藍天下的大三巴牌坊的全幅照片,盡顯澳門城市與建築的鮮明特色。《世界建築》月刊由清華大學主辦,創刊於一九八〇年十月,係中國著名建築專業刊物之一。
本期刊物的〈寫在前面〉開宗明義:“在千年轉換世紀之交,澳門回歸為世界人民關注。歷經滄桑的澳門在特殊環境下,已發展成為一座頗具特色的城市,它的優美與魅力、繁華與神奇,包括它的環境景觀、歷史與現代建築的多姿多彩,強烈地吸引着全球遊客。今天,它又面臨着回歸祖國這一特殊機會,正展示着未來光輝的前景。”
來自內地及本澳多位建築與城市規劃建設方面的專家、學者撰寫的多篇各具特色的文稿,成為本期刊物的“重頭戲”。〈回顧與展望——澳門城市發展與建築特色〉(趙炳時),言及澳門作為東西方文化交匯中心,已形成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其建築藝術充分反映出東西方文化的融合。澳門回歸必將對其城市發展和建築文化帶來巨大衝擊,機會與挑戰並存,澳門總體景觀和建築面貌將更加豐富和具吸引力。
〈澳門近現代建築發展歷程〉(陳昱),對澳門建築自一八四二年鴉片戰爭以來的發展歷程進行簡明的概述和評介,以期讀者對近、現代澳門建築的發展狀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理解。〈淺談澳門當代建築的變遷〉(陳炳華),概括介紹過去三十年間澳門建築的發展與政策、經濟、文化及人口增長的關係,描述澳門政策在帶動澳門成為一個國際城市方面的成就,並對葡萄牙建築師在澳門建築發展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貢獻作出肯定。
〈天人融匯 中西合璧——澳門城市景觀特色與展望〉(趙雲偉),從山、海、橋、街巷、廣場、公園和標誌性建築物七個方面介紹澳門的城市特點,得出“澳門的城市景觀獨具特色,由於葡萄牙人的長期居留,使澳門的人文景觀形成中、歐傳統建築文化交相輝映的特點”之結論。〈澳門——一個具有西方傳統的中國城市〉(樊飛豪),重點闡述西方文化影響下的澳門建築,其特殊性可比作東方及亞洲建築風格和手法的海洋中的一個獨特小島。
〈澳門建築師協會介紹〉(蔡田田),全面介紹澳門建築師協會成立近二十年的歷史和發展,其成立的背景和演變與澳門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進展息息相關。該文分別從本地事務、國際事務和會務發展三個主要方面,記錄和闡述協會參與和舉辦的各種有關學術、文化交流和推廣公民教育等活動,表達對澳門回歸後“澳人治澳”的特區政府在制定專業政策方面的期待和信心。
在刊物“建築設計選例”欄目內,則集中介紹澳門博物館、大西洋銀行澳門總部、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新樓、澳門大學國際圖書館、澳門大學、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學院、澳門新竹苑、澳門聖保羅教堂遺址博物館、塔石衛生中心、澳門文化中心、威斯汀酒店及高爾夫球俱樂部、中央駐澳門特派員公署、澳門觀光塔、澳門國際機場等十四個重點項目,涵蓋文博、金融、教育、科技、醫療、交通、旅遊等建築類別,成為了解當時澳門新建築的一個“窗口”。
時任澳門文化司署文化財產廳廳長陳澤成撰寫的〈聖玫瑰教堂的修復〉,在刊物“古建保護”欄目與讀者見面。該文介紹自澳門政府頒佈第一部全面文物保護法令的二十年後,文化財產廳通過長期的實踐,第一次對現存教堂建築進行整體保護和修復工作的相關情況,重點介紹聖玫瑰教堂的保護和修復計劃,從其歷史文物、建築藝術價值到保護和修復計畫的制訂及保護原則、工程的執行和監督等方面均有涉及。
刊物“資料”欄目則刊出〈澳門文物建築保護名錄〉,按“評定為紀念物之名單”、“評定為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名單”、“已評定之建築群名單”、“已評定之地點名單”分類,列出文物建築的所在區域、名稱、照片及測繪圖等資料,便於讀者對照查看。
司徒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