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特質
十二項目列非遺名錄公眾諮詢
【本報消息】文化局昨舉辦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眾諮詢會,十二個清單項目包括土地信俗、舞龍、葡撻製作技藝等。有居民認同十二個清單項目具價值及代表性,未來宜思考擴大宣傳相關名錄。也有文遺團體代表認為要關注每個清單項目的學術性、研究等,使項目有跡可尋、有標準可依循,並透過數字化更好保存,有助傳承。
諮詢會昨日下午三時於澳門藝術博物館演講廳舉行,由文化局代副局長蔡健龍、文化遺產廳代廳長蘇建明、澳門博物館館長盧可茵向約六十名與會者,講解是次公開諮詢內容和建議列入名錄的項目。
傳承良好具影響力
諮詢期至明年一月二日,建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十二個清單項目包括土地信俗、舞龍、舞獅、葡萄牙土風舞、春節、端午節、龍舟競賽、太極拳、葡撻製作技藝、杏仁餅製作技藝、嫁喜禮餅製作技藝及竹昇麵製作技藝。
蔡健龍指出,文化局正按《文遺法》規定,有序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制化的建設工作,今年建議新一批共十二個清單項目列入非遺名錄,涵蓋表演藝術、民間習俗及手工技藝。它們蘊含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展現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特質,且傳承狀況良好,對社會有一定影響力,故建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一步豐富澳門的非遺名錄項目。
百四土地信俗載體
會上,有居民有感石碑、土地廟是土地信俗的重要組成,關注本澳土地廟、石碑數量及相關法律保護。也有學生認為非遺項目大多較傳統,青年了解有限,宜加強向大眾尤其年輕人推廣,並與時俱進以創新方式宣傳。
蔡健龍回應,全澳公共區域現有逾一百四十個土地信俗的祭祀載體,分為廟、龕、碑等,沙梨頭土地廟、雀仔園福德祠等已列為文物,受法律保護。至於街上的龕、碑等,希望在不影響安全及環境衛生下,繼續傳承並尊重社區居民自發管理,倘有需要局方可提供修復等意見。
他提到,是次清單項目如葡撻、竹昇麵製作技藝等,旅客可更好藉此體驗澳門美食。政府與社團、非遺單位等並持續透過不同形式宣傳非遺項目,會聽取意見創新推廣,以激活傳統美食及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