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早期心理與教育(一)
兒童早期通常指○到六歲的生命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身體心理、動作情感、社會性等變化,即迅速又顯著。對環境改變和負面影響如營養不良、情感剝奪最為敏感,影響可能持續終生。
兒童生長發育的多個關鍵期和敏感期所處時期:關鍵期是兒童在某個時期最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技能,或形成某種心理特徵,而過了這個時期有關方面的發展會出現不可逆障礙,而且不能彌補;敏感期是指在這段時間,兒童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比較容易,如果錯過了敏感期,兒童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發展比較緩慢。
關鍵期的概念最初是在動物心理實驗中提出的,典型事例是小天鵝破殼出生後,將看見的第一個對象的形象深刻印入頭腦中,認作媽媽,並對其產生追隨反應。它們追隨飼養人,並向飼養人學習飛翔,這是本能反應,具有獲得食物、得到安全的生存價值,這種現象只出現在出生後一定的短時期內。兒童早期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有腦發育、感知發展、具體形象思維等。敏感期有動作發展、自我意識發展、口語學習、獨立性發展、學習音樂、親子關係發展、創造性思維萌芽、審美能力發展、繪畫、識字、社會性發展。
人類心理活動在胎兒時期就有了,胎兒會對音樂和母親的聲音有反應,表現吸吮手指、活動四肢、心率變化。在孕中期可以播放旋律溫和自然、有規律性的音樂,如大自然的河川聲、溪流聲、蟲鳴鳥叫聲。孕母可以輕柔對胎兒說話、唱歌、朗讀優美詩歌,胎教可以刺激胎兒聽覺器官的神經功能,促進腦發育。出生後再接受同樣的刺激,會產生行為反應。出生後的新生兒,能模仿人的表情如伸舌頭、張嘴,如果媽媽哺乳時注視着新生兒,孩子也會安靜的盯着媽媽看,甚至帶着微笑表情,所以抱着母乳餵養能使孩子有被關愛的安全感。
動作是認知和社會能力的源泉,出生後有覓食、吸吮、吞咽、噴嚏、眨眼、嘔吐、抓握、擁抱、游泳等先天性神經反射。隨着動作發展,嬰兒探索環境能力不斷提高,從仰躺着看事物到坐起平視,從爬行到獨立行走,主動接近和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
三歲前是認知發展關鍵期,包括感知覺(視、聽、嗅、味、觸覺)、注意、記憶、思維等。語言發展經過語音、語義、語法的階段性發展,三歲能掌握母語的全部發音,三歲前不主張雙語,除非父母不同語種。小兒一歲至一歲半掌握第一批詞彙,數量六十個左右,三歲時詞彙量增加到一千個,基本掌握了母語語法規則系統,六歲時詞彙量達到三千個。小兒的詞彙是從熟悉事物的名稱開始,包括人、人體、食物、玩具、動物、交通工具。
徐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