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蒼蒼野茫茫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段文字不是詩,是一支民歌。它曾為北齊斛律金所唱,原是鮮卑語翻譯過來,故語句長短不齊,內容是描寫北方草原風光,反映出遊牧生活的愉快情感,氣勢雄偉,歌辭極為高爽樸素。首二句點明遊牧居處,靠山近水,正是一片大好牧場。次二句寫天空和原野的廣闊遼遠,天似穹廬的比喻很具體形象。“籠蓋”兩字把天體的靜態變為動態,也是從“穹廬”的形態產生的。天蒼野茫二句是過渡,承上啟下,末句寫出遊牧生活的特點。風吹草低,可以想像風力之強勁。“見牛羊”可以想見草的豐盛,當未起風時,它是可以遮沒牛羊的身體。同時“見”字,顯出畜牧的繁殖,誠一幅優美恬靜的草原景象的油畫。
敕勒,是部族名,北齊時居朔州(今山西省北部)敕勒川指敕勒族人所居地方的河流。“穹廬”乃北方遊牧民族所居的氈帳,頂為穹形故名,和蒙古包相似。
說起民歌,南朝也有《子夜歌》,相傳是晉時女子創製的樂章, 共四十二支,歌詞作者不止一人,內容都是抒寫男女的眞摯健康的愛情,歌詞是這樣的:“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歡喚聲,虛應空中諾。”
這些民歌,就像《詩經》一樣,以《關雎》為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像這些民歌,一般通過採風收集而得,寫得十分樸素,沒有一點做作,成為我們的國粹。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