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
不經不覺,我的淘寶帳號開了十一年。
那天,公司要訂製一批文件夾,顏色和公司標誌必須符合集團規定。本地要價不便宜,上司說:“不如你在淘寶找找。”在得知我根本沒有淘寶帳號之後,他又說:“你開一個嘛。”我與他面對面坐着,目光相接,有些不情願但終於說出“三字謊言”搪塞:“我不懂。”孰料,對上司撒謊的後果很“嚴重”,脾氣好的他轉動椅子,面向電腦屏幕,立馬動手敲鍵盤,“我幫你開!”
因此在這十一年裡,起初的七年我的淘寶是一個“私器”公用的存在,儘管只有我在用,但我不習慣這樣“公私不分”。所以我將私事交給了女兒,讓她幫忙淘寶。直到新冠疫情的第二年,我才開始用這個帳號給自己買東西,然而,購物頻率也是大概三個月到半年才有一次。
其實我也不是全然不愛網購,早年的當當和亞馬遜書店便是我經常光顧的網店,後來實在被這方便帶來的負擔嚇怕,加上電子書更方便,我便偃旗息鼓了。
除書本以外,我依然比較安心購買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物件。可惜的是,本地商戶確實未能滿足我的需要。前不久我便得在淘寶,才找到舊款的窗簾路軌掛輪、6V的電源變壓器。
對於眾多網購成癮的人來說,我是異類,反之亦然。而且說到底,比起許多人來說我的購物慾太弱了些。
網購成風的這些年,小型實體店的生意難做,聽說“澳車北上”讓中小企雪上加霜。今年的全城消費優惠,規定了平日抽獎、周末消費,我懷疑要留住熱衷“北上消費”的居民成效不大。當然,抽中的獎金,即便只有十元,本着“不用白不用”的心態,還是會被“消費掉”的,對於本地商戶來說,多少有些好處。
有人說,購物慾強並不是一件壞事,會讓人更努力工作賺錢。真的嗎?
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