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碼頭苦力學習
聽老前輩講起以前內港碼頭的歲月,提到年輕時做過搬運工人,都是當苦力。有些人最後當了老闆,事業家庭雙美滿,有些人卻朝不保夕,年紀輕輕“抬”出一身傷,沒多久就不知去向……
當年很多人初到澳門找不到工作,都會到碼頭附近碰碰運氣,都是想出賣勞力換錢,有些人懂得觀察環境,看到有船到,會主動上前看貨主是否需要幫忙,哪怕有時會被“打槍”,過程也多少能與附近的店東、店員打打交道。人主動加上勤快,在碼頭很快可以交上朋友。很多打散工的人,也會在碼頭附近紮堆,這樣也方便了有搬運需求的貨主找臨時工幫忙。能不能“埋堆”、找不找得到組織、是否年輕力壯,固然是關鍵,性格和待人接物,也同樣有影響。重活不肯做,處處與人斤斤計較,只想佔便宜,好處要拿盡,工頭和同事看在眼裡,那人的名聲自然也會在碼頭上唱開。他日有好差事,自然也不會落到他的份上去了。
有實力的散工,有些會進到正式的搬運公司,從接單工到有底薪的長工,收入會逐漸穩定。若然人脈廣,自己接得到工作,任務分配讓人覺得公平,工友覺得跟着他有飯吃,有些就會自組公司開發業務,收入就不會那麼微薄,甚至足夠養妻活兒。
人活在碼頭這樣的“小社會”,求生的方式也能應用於全世界,像我們這種沒背景沒家底的普通人,沒有甚麼捷徑可走,一切全在於觀察、學習、實踐、耐性和視野。無論是搬運工還是“文字苦力”,就如報社老大曾說的,社員出身職位再低也沒關係,從低做起最重要的是努力學習打好基礎,把握機會展現實力。優秀者都是既捱得、又有辦法的人,他們幫到老闆、幫到同事,用最好的方式解決問題,自然就會有更多發展機遇了。
陸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