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昆蟲學專家研究成果捐獻澳大
新聞特搜
建築機械工程商會祝三慶
南安青年會辦愛國愛澳園遊會
中華青創聯盟組蘇企訪澳交流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0月3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特搜

    拾遺不報顧後果

    隨時監都有得坐

    △八旬本地老婦早前涉嫌將他人放置在店舖外一個載有財物的環保袋拾走並據為己有,涉“拾遺不報”罪被治安警拘捕。老婦疑因貪心犯案,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上刑責,一旦罪成,隨時監都有得坐。因此,任何人勿以身試法。

    同時,此案的事主自己也須負上一定責任,環保袋內放有現金及銀包等財物,在沒有人看管的情況下,竟隨便放置在公共地方,相關意識薄弱。

    不論居民還是旅客,在公眾地方要看管好自身財物,倘遺失遭人拾獲據為己有,或引來鼠竊狗偷垂涎被偷去,就算警方事後拘捕涉案嫌犯,惟未必每次也能起回所有贓物或贓款,最終損失也是自己。

    電動輪椅路飛馳

    加強執法莫遲疑

    △日前有旅客聯群結隊在馬路上駕駛電動輪椅,周邊道路交通繁忙,情況甚為牙煙。根據現行法規,電動輪椅如同行人,只可在行人路行駛,警方應加強執法,保障輪椅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

    電動輪椅在馬路“飛馳”的事件之前曾經發生,今次再次有人聯群結隊在馬路上行駛,情況值得關注。據網上流傳的影片,有關人士在亞馬喇前地附近行駛,隨後駛上行人路,期間有不少車輛經過,行人路上亦不乏行人,幸未發生意外。澳門車多路窄,每日都發生大大小小的交通意外,電動輪椅對“駕駛者”的保護不多,萬一發生意外情況,可能相當嚴重,且電動輪椅速度較低,在馬路上行駛亦可能造成擠塞,還望電動輪椅使用者能夠遵守法規,保障自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警方亦應加強巡邏及執法,杜絕有關情況。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