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少年網絡安全的未來之路
《澳門青少年網絡犯罪的形成機制及其預防》一書,深入探討了澳門青少年在互聯網背景下的犯罪問題,並提出了多方面的防治對策。互聯網發展至今已有超過五十年的歷史,其中美國、英國和韓國等國家是互聯網發展的先行者。澳門互聯網的發展始於一九九四年,至今已經近三十年,目前已接近全民上網的狀態。然而,相較於國際上的發達國家,澳門互聯網的發展起步較晚,相關的網絡安全配套政策的發展也相對滯後,尤其是在保護青少年網絡安全政策方面,仍未能與時俱進。作者針對資訊時代背景下青少年面臨的網絡犯罪問題,進行了全面而細緻的探討。青少年作為網民中的主要族群,其不僅在社會人口中佔有相當比例,更是國家和社會未來的棟樑。因此,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不僅關係到其自身的前途和家庭幸福,更會影響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此書透過深度訪談、案例研究、比較分析、參與觀察及文獻研究等方法,深入剖析了澳門青少年網絡犯罪的現象,積極探究有關問題的形成機制,揭示青少年犯罪隨着時代發展所呈現的新特點、新規律和新趨勢。書中強調,當今數字世界已成為青少年社會化和成長的重要環境,如何保護青少年上網安全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國家和政府除了有義務在真實世界中為其提供保障外,也須制定一個具適應性、包容性且配合技術發展速度的政策框架,在現實和虛擬世界中為青少年提供保護。
該書經綜合分析國際上預防青少年網絡犯罪的政策和經驗,包括以政府絕對管治為主的韓國、政府引導自治為主的美國及政府主導合作為主的英國,三種模式均值得澳門借鑒,且互有助益。不同國家的國情不同,對青少年網絡安全問題採取的治理措施各有特色,但其共同點在於充分發揮各個治理主體的作用,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治理並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國際經驗給予澳門最大的啟示是,完善對青少年網絡犯罪問題的有效監管,需要調動社會力量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企業在治理過程中的作用。澳門可吸收各國的經驗,建立三種規制並行互補、相得益彰的多元共治模式,發展具澳門特色的青少年網絡犯罪預防政策保護體系。
作者通過借鑒國際上先進的公共政策,並與澳門的政策進行比較,進一步檢視了現行政策的不足,在符合“比例原則”的價值基礎上,結合澳門的問題背景和實際情況,從生態系統治理理論的視角發展預防有關問題的多元共治模式。具體而言,書中建議從不同的治理層次訂定相應的政策目標及實施策略,以及運用各種政策工具訂定具體的政策措施,這些措施涵蓋法律法規的完善、技術防護的升級、網絡素養的提升、社會監督的強化等多個方面,從而促進上下聯動,將政策目標轉化為具體的行動,着力從預防以及教育的手段,為青少年構建安全的網絡環境提出政策建議。
作為源自博士學位論文的著作,作者陸晴在青少年犯罪防治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究與實踐經驗,使本書在理論和實務操作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本書提供了全面了解青少年網絡犯罪的深刻洞察和解決方案,不僅適合學術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及青年工作者參考,對於家長、教師及關心青少年成長的社會公眾而言,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耿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