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作用
開車和寫作時習慣按心情放音樂,有時候由於太吵,愛人會唸我:“可以將音量收細嗎?開那麼大聲怎專注?”我會用史提芬
· 金寫小說時愛放搖滾樂團AC/DC的音樂回懟:“這是儀式感。”
唱片公司和串流平台,有專門為不同場景編製專輯,諸如吃飯、工作、學習,甚至上洗手間都有能配合的環境音樂。一般為大眾接受的環境音樂,節奏比較平穩、句式相對簡單,也就是較靜。日本樂手的這類作品就特別受樂迷喜愛,日本人也很早用它們來烘托環境。比如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選手村就選放實驗工房成員秋山邦晴的作品,來放鬆運動員的心情。坂本龍一晚期一些專輯被人說太靜,感到好像沒內容,大概就是聽眾採取專注鑑賞的態度來聽吧,畢竟聽環境音樂最好的方式,卻是跟日常、跟生活本身結合起來。
音樂實際作用於人,它不全然是一種作為欣賞主體存在,就像走進森林,我們首先可能是為了欣賞樹、“呼吸”草葉,或者是為了狩獵農作……沒有聲音其實人會怕,只有“樹在搖它的葉子”(顧城語)、各種鳥吱吱叫,有種種聲音做背景才能幫助我們增加安全感和情緒穩定性,啟動我們腦中的資料庫,活躍我們的思維。
我自己就是很需要背景音樂或噪音的人,沒有音樂在身邊響,總覺得渾身不自在,有段時間為了不影響身邊人,也是長期戴着耳機在身邊。聲音/音樂的效應,《迷戀音樂的腦》一書說,這是人類演化進程中產生的本能。要播放甚麼樂曲以便潛入內心、進入狀態,完全因人而異。大部分人是喜歡靜態音樂多一點,但若不能對聽者產生作用,那也就失去了環境音樂的意義了。勉強聽不喜歡的歌,就像勉強做不喜歡的事,效果肯定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這就是人的心理作用。
陸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