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7版:祝君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快樂和心血管的關係
預防癌症 由自己做起
神經原性玫瑰痤瘡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0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神經原性玫瑰痤瘡

李昱暉


玫瑰痤瘡的皮疹

    神經原性玫瑰痤瘡

    與精神相關的皮膚病,除了上次講到的神經性皮炎,近年神經原性玫瑰痤瘡也成為熱門的研究方向。

    玫瑰痤瘡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特徵以面部反覆潮紅及一系列涉及紅斑、局部毛細血管擴張、皮膚粗糙、反覆丘疹膿皰性皮疹為主要特徵,可以擴散到胸背及上腹部。傳統分為紅斑型、毛細血管擴張型、丘疹膿皰型、鼻贅和眼型。近年熱議的神經原性玫瑰痤瘡,則是以其可能的發病機理命名,而非傳統以皮疹形態來命名。

    玫瑰痤瘡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晰,有學者提出玫瑰痤瘡是血管神經失調,其發病機制與糖尿病的神經病變有相似,均為小纖維神經病變。這些小纖維神經末梢終止於皮膚,包括細小的帶髓鞘的Aδ纖維和無髓鞘的C纖維,這些小纖維神經末梢與皮膚痛覺、溫度覺有關,有自律神經的功能。當受到心理和物理因素刺激時,產生炎症通過細胞因子如TNF-α、IL-2、IL-6和IL-8介導損傷這些小纖維神經末梢,患者出現比常人更強烈、更頻繁的毛細血管擴張反應,出現局部短暫或持久紅斑等症狀。

    檢測小纖維神經病變,可通過皮膚活檢了解表皮內神經纖維密度、定量感覺測試、定量泌汗神經軸突反射測試、角膜共聚焦顯微鏡、肌電圖等方法進行檢測。然而,這些檢測較常用於大型研究中心,實際臨床工作上基本沒有醫生會使用這麼複雜的方法來診斷玫瑰痤瘡,也沒有必要。這些研究結果向我們表明了小纖維神經病變,可能是玫瑰痤瘡一個重要的發病原因。

    既然研究顯示有部分的玫瑰痤瘡的病理生理涉及小纖維神經病變,對於部分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例,醫生可考慮治療精神神經方面的藥物,為治療頑固玫瑰痤瘡提供一個新方向。

    李昱暉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