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總研討區域經濟協作發展
專家倡粵澳合作拓展旅業
【本報消息】澳門公務人員聯合總會昨日下午二時假皇冠假日酒店二樓宴會廳舉行“澳門與區域經濟協作發展”公共行政學術研討會,來自內地及澳門的四名主講嘉實圍繞粵澳協同發展、深合區規劃與建設、區域發展戰略與宏觀經濟、特區經濟轉型的機遇與挑戰主講。
中聯辦社工部處長費春燕,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長張作文,全國人大代表、工聯總會會長何雪卿,立法議員李靜儀、李振宇,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副理事長曾澤瑤,以及公總會長彭冠豪、監事長李華苞、副理事長陳偉傑等出席。原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教授施祖麟,清華大學教授殷存毅,行政會委員、中衡智匯協會楊道匡及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擔任主講嘉賓。
文旅會展勢頭良好
彭冠豪致辭時指出,研討目的有四個,一是促進合作交流,期望搭建平台,讓專家學者分享他們在區域經濟協作方面的真知灼見;二是深化理論研究,針對性、系統性探討區域經濟協作的理論基礎,包括其對促進經濟增長、提升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推動政策建議,明確在區域經濟協作過程中,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支持至關重要;四是探索發展方向,促使社會深刻認知隨着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的興起為區域經濟協作發展帶來新機遇。
施祖麟受訪時表示,本澳發展“1+4”產業較符合現時情況,因經濟發展需要逐步轉型,包括思維的變化、投資的轉向及人才儲備等。被問到本澳在“1+4”發展的階段?他認為難以界定,目前說不上有太大變動,但從統計數字來看,現時文化產業、文化會展、旅遊都有一些變化、好的趨勢,而中醫藥大健康目前處於起步階段,暫時未有太多成效。
旅遊發展需增承載
楊道匡受訪時稱,澳門有“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他認為本澳做大旅遊板塊要思考如何提高承載力,建議與深合區以至粵西城市合作,並可與粵西地區政府、企業合作,善用本澳國際機場和海外辦事處等對外商貿優勢,利用中葡平台把他們的產品推廣出去,有助增強澳門中葡平台的作用。
又指出澳門與珠海文化同源,可與粵西城市合作,並建議爭取邀請紐約、倫敦、東京等世界著名灣區城市加入世界灣區論壇,發揮本澳在國家對外發展中的獨特作用。
政策引導產業多元
會上,殷存毅指出需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深合區的融合發展與體制互補,充分運用“一國兩制”的優勢互補,建構類似“深港河套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新型合作體制機制,與珠江西岸地區共享發展,還需加強與提升科技創新和金融服務及相關人才培養等。
葉桂平探討澳門在實現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具體實踐和戰略部署,提出澳門經濟轉型發展的政策建議,提倡加強產業支持政策,鼓勵和引導產業多元化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內外資企業投資澳門,以及提升人力資源質量、促進區域合作和推動綠色發展。
陳偉傑致閉幕辭時感謝專家學者的建言獻策,表示澳門作為一個獨特的地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地理優勢,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更加重視如何將這些優勢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力,加之如何能夠有效整合區域資源,促進產業多元化,必將為澳門的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