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宣教正確反詐
電騙、網騙頻發,多年來困擾着居民。今年上半年多類電話詐騙、網絡詐騙均錄得同比升幅。隨着當局加強有關宣教,居民預防和警惕詐騙的能力已經有所提高,有的更主動擔起反詐角色。但切記不要逾越法律底線,否則分分鐘惹禍上身。
近日內地有兩名男子,在聊天軟件群組見有人發佈高薪聘人出國就職信息,暗想這是網絡詐騙常見伎倆,便抱住“玩一玩”心態假裝上當,後以“出國路費”由為,反騙得對方一千八百多元。豈料此舉被警方發現有涉詐騙嫌疑,二人最終被行政拘留及收繳違法所得。二人這波“操作”涉及騙取他人錢財,並不可取,更可能耽誤警方工作。
面對不勝其擾的電騙、網騙,不少居民或會想到耍耍小聰明,和騙徒“玩一玩”,甚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此舉並不利真正防騙,更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惹禍上身。本澳亦有一則防騙電視廣告,描述“事主”接到懷疑是“猜猜我是誰”詐騙電話時,同樣先是假裝上當,後更戲稱自己是“大姨媽”,反向騙徒借錢“調理身體”。無可否認,該廣告一定程度能提醒居民警惕詐騙,但看似“開玩笑”的情節,恐有人會有樣學樣,嚴重者或會誤觸法網,值得留意。
悅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