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雨林“縮水”面積如德法
【本報訊】據美聯社、中央社廿四日消息:生態環境專家九月廿三日表示,亞馬遜雨林由於四十年來的砍伐,損失面積相當於德國與法國總和,導致整個南美洲乾旱惡化,山火也創下紀錄。
法新社報道,橫跨九國的亞馬遜雨林是世界最大森林,由於它能從大氣吸收導致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因此對因應氣候變遷至關重要。
各種科學報告均指出森林消失與氣候變遷,以及人類與野生動物可能受到的影響,實有緊密關連。
今年遭創紀錄山火
然而研究人員表示,今年創紀錄的山火將大量二氧化碳釋回大氣之中。
由研究人員與非政府組織組成的“亞馬遜地理屬性社會環境資訊網”(RAISG)指出,一九八五至二○二三年間,主要出於採礦和農業目的之森林砍伐,已導致亞馬遜地區植被面積減少百分之十二點五。
減少八千八萬公頃
巴西、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和法屬圭亞那的森林植被面積減少了八千八百萬公頃。
碳排增長影響氣溫
RAISG的專家表示:“大量生態系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牧場、大豆田或其他單一作物,或者已轉變為黃金開採的礦坑。”
秘魯公眾利益研究所的卡塞雷斯向法新社表示:“隨着森林消失,我們向大氣中排放了更多的碳,這破壞整個氣候調節和水文循環的生態系統,明顯影響氣溫。”
卡塞雷斯認為亞馬遜的植被喪失,與影響幾個南美國家的嚴重乾旱和山火直接相關。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廿三日表示,亞馬遜和巴西中西部“大沼澤”濕地的火災是近二十年來最嚴重的。
阿根廷應對惹爭議
阿根廷總統米萊大力刪除預算,在他的領導下,阿根廷環境預算遭到“大幅削減”,大規模裁員也阻礙了國家公園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