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2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澳區人代調研粵對接澳多元發展
賀一誠晤人行行長潘功勝
深合區法院推琴澳司法銜接
吳小麗倡琴放寬社團准入條件
珠市長冀澳區人代多獻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9月24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澳區人代調研粵對接澳多元發展

本報記者  牛寅虎  報道


澳區人代調研組視察橫琴口岸隨行人員驗放廳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線管理政策實施專題座談會現場


劉藝良


高開賢


崔世平

    澳區人代調研粵對接澳多元發展

    橫琴封關半年達首階段初步成果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員十二人今日起一連五天赴廣東省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組組長劉藝良表示,是次調研重點了解廣東積極對接澳門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推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開放建設有關情況。

    (橫琴廿三日電)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專題調研組由劉藝良任組長,高開賢、崔世平任副組長,組員包括吳小麗、何雪卿、何敬麟、陳虹、施家倫、容永恩、黃顯輝、蕭志偉、溫能漢。隨團的還有中聯辦協調部長仇昱、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聯絡局長朱俊等人。

    下午三時,一行在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碩輔、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主任左孟新、珠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潘江等陪同下,抵達橫琴口岸,先後調研隨行人員驗放廳及南迎客平台,並舉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線管理政策實施專題座談會。

    琴岸日均六萬人次

    省委橫琴工委委員、執委會副主任符永革介紹合作區分線管理政策實施情況。他表示,三月一日封關以來,橫琴口岸日均客流攀升至約六萬人次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長四成四,澳門居民佔比不斷提升至逾二成五。日均車流攀升至六千輛次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長一成一,經橫琴口岸出入境單牌車數量佔比約七成。整個橫琴的人氣、商機及煙火氣已經逐漸顯現。

    劉藝良指出,通過在橫琴口岸隨行人員驗放廳及南迎客平台的現場調研,深刻感受到通關效率和速度之快,但仍有進步的空間,包括採用最新高科技手段等,進一步優化通關效率。在分線管理方面,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貨分離進一步優化,還可再下功夫。但總體而言,在封關半年後,第一階段的初步成果已經達到。

    科技手段無感通關

    深合區成立以來,大量創新政策相繼出台,但如何順利落地才是重中之重,需要各相關部門緊密協作。劉藝良感謝橫琴口岸在深合區發展的各階段,對澳門積極發展,改革創新,提供大力支持。特別在深合區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如何和澳門銜接對接,作出重大貢獻。

    高開賢表示,近年來深刻感受到中央、廣東省、珠海市以及橫琴在通關、生活便利化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建議深合區若要讓人氣更旺,更方便澳門進來營商、學習、生活及工作,可從高科技入手,利用虹膜、通行碼等手段,實現無感通關。

    如何讓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用好深合區平台,最重要就是讓澳門享受到內地十四億人的市場。同時,通過澳門平台,讓更多外資進入深合區,享受到內地十四億人的市場,亦是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成功實踐“一國兩制”。

    助琴澳建共同語言

    崔世平建議,從文化價值入手,通過加深相互了解,助力琴澳建立共同語言,從而更好宣傳深合區的創新型政策。建議深合區官員多到澳門交流,通過多認識澳門,了解澳人的需求,更好地為澳人提供服務。此外,近期,專業人士通關已逐步優化,冀進一步保障專業人士攜帶例如地圖等相關材料。

    本報記者  牛寅虎  報道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