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轆或疏於保養
修車業界:定期檢測防患未然
一輕重型貨車昨在友誼大橋行駛期間,左後側兩個車輪飛脫,料是疏於保養所致。車輪飛脫意外非常危險,除嚴重影響行車安全,還可能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後果不堪設想。
重型貨車維修業人士區師傅指出,重型貨車在行駛期間車輪脫落,涉及多方面因素,例如在維修後車輪安裝時未正確固定,可能因為螺母未按規範扭緊,導致在行駛過程中鬆動脫落;由於貨車的運行時間長,螺母或螺栓可能因長期受力而疲勞,導致強度下降甚至斷裂;又或車輛超過原有的設計承載能力,亦增加車輪脫落的風險。
該類貨車按其設計,相信是專門運輸建築廢料,需要經常出入地盤以至建築物料堆填區。不良的路面條件,例如地盤坑洞、顛簸路面等,都可能導致車輛車輪承受力增加,長期影響車輪的穩固性。
提高風險識別應對
區師傅指出,重型貨車須要定期檢查和維護,尤其要經常檢測輪胎和懸掛系統的磨損和損壞情況,車軸有否變形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車輪運轉的穩定性。開車前圍繞車輛目測亦應該是司機的日常習慣程序,目測車輪氣壓是否有異、螺母有否鬆脫等,發現問題要及時維護,避免發生嚴重意外。
行車時,倘若感覺到車輛有異常震動或偏移,應立即減速並檢查車輛。隨車配置維修器具及備用輪胎,以便應急。加強教育與培訓亦是減少意外的關鍵,定期安排駕駛員的安全培訓,提高他們對潛在風險的識別和應對能力。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