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4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學者:產業結構影響堅尼系數
(一家之言)維護澳門品牌 防魚目混珠
居民:收入減物價升 幸福感降
教育中心引入兒童體適能 拓幼教課程
青企:提供考級認證增續課率
中銀中小企:制訂個性化訓練計劃
生產力:引電子化會員管理系統
學者:多元課程 提高家長參與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9月2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居民:收入減物價升 幸福感降

    居民:收入減物價升  幸福感降

    【本報消息】統計局數據顯示,二三/二四年本澳人均堅尼系數為〇點三二四,較一七/一八年的〇點三一五略高,即貧富差距擴大。

    有居民表示,凍薪多年、物價連年上升,疫後經濟復甦不均,冀政府推動經濟增長、企業穩定加薪。另有居民坦言,養家活兒負擔重,倡完善醫療福利。

    據住戶收支調查顯示,住戶月均收入逾五萬八千元,不少居民嘆“拖後腿”。居民陳太表示,一家三口,自己從事餐飲業,先生從事莊荷,兩人月均收入三萬出頭。三年疫情,兩人凍薪兼放無薪假等,收入減少、物價卻上升,坦言幸福感大不如前。如今任職的餐飲公司,生意平平冇加薪,欲跳糟但搵工難,一些企業減人手,且無加人工,“做生不如做熟”未敢離職。她坦言,政府雖年年派錢,且澳門整體薪酬水平高,但物價亦高,扣除生活開支、銀行貸款等後所剩無幾。她希望政府未來專注經濟復甦,更要關注經濟均衡復甦,優化就業環境。期盼企業可穩定加薪。有感經濟數據好,自己未分享到復甦紅利。

    另有居民譚先生指出,一家五口,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收入每月四萬元,可每月生活費、供樓等開支逾兩萬。現時投資表現不理想,樓價、股票等帳面均蝕。經濟好轉,生活壓力卻未有減輕,教育、醫療、出外食飯等費用不斷增加。小孩生病、看牙醫等,每次花費數百至一千元,坦言現時不敢生病,希望政府能持續升級和完善醫療體系,降低醫療費用。並寄望投資環境改善,至少可增加收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