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向中俄伸橄欖枝?
近日,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他並不認為俄羅斯、中國是美國的“敵人”,在他看來,美國會與中俄相處得很好。特朗普的這番表態相較於之前顯然有着明確的不同。
在此之前,特朗普就曾聲稱,如果他再次當選,他將計劃對所有中國產品增加六成的關稅,而且他不在意中方採取相同的方法對美國反制。另外,他還曾宣稱,如果他成功當選,他將讓美國成為全球加密貨幣領導者,因為,如果美國不接受加密貨幣和比特幣技術,那麼中國和其他國家會採納。這可能會導致中國在此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在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思維裡,凡事都應該是美國位居世界“主導地位”,中國不應該、也不能跑到美國前面。特朗普這樣說顯然是早已把中國當成了“假想敵”,但現在似乎有所改變。
既然特朗普沒有把中國當成“真正的敵人”,那在特朗普的心裡,誰才是“真正的敵人”呢?關於這一點,可以從特朗普接下來的話中捕捉端倪,他在談及俄烏衝突問題的時候,清楚表明,一旦他成功當選,他計劃在明年一月二十日就職典禮之前解決俄烏衝突。還認為,美國不需要與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在他看來,通過投票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的美國公民,無疑是正在投票支持與俄戰爭。從這番話其實就不難看出,在特朗普的眼裡,美國面臨的“真正敵人”並非中俄,而是民主黨陣營,因為是他們讓俄烏衝突延宕至今,讓美國深陷戰爭泥沼。
特朗普將矛頭指向民主黨,一方面眼下距離總統大選越來越近了。就目前的選情來看,特朗普的優勢並不明顯,共和、民主兩黨之間的爭鬥愈發激烈,特朗普將矛頭指向民主黨陣營一點都不難理解;另一方面可能與他接連遭遇的兩場刺殺事件有關。在他看來,他接連遭遇的兩次槍殺,其背後可能都有“政治因素”。
目前,特朗普在一些關鍵州的支持率並不理想。尤其是在經濟政策方面,很多選民對他的表現並不滿意。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急需一個新的“賣點”來吸引選民。改善對華關係,恰恰可能成為他的一張王牌。
如果特朗普能夠承諾改善中美關係,那可意味着美國經濟有望迎來新的增長點。畢竟,中國可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國關係好了,美企和農民都能受益。這對於那些在貿易戰中受損的選民來說,無疑是一個誘人的承諾。
不僅如此,通過表示要與中俄“和諧共處”,特朗普還能塑造“和平”形象。這對於那些厭倦了戰爭和國際衝突的選民來說,可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賣點。
不過,特朗普可是出了名的“口是心非”。他說的話和做的事,往往是兩碼事。就拿他上一任期來說,開始時也說要跟中國搞好關係,結果中美關係反而跌入了冰點。所以,我們還得“聽其言,觀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