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間的愛
儘管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A·Dvorák,1841-1904)的三幕歌劇《水仙女》中的女高音咏嘆調《月亮頌》,並非為我們的中秋節所寫;儘管克羅地亞大提琴家豪瑟改編的《月亮頌》,也並非為中秋節所奏,但是,在中秋節那天,當我收到豪瑟抑揚頓挫的《月亮頌》視頻時,我仍禁不住怦然心動。
《水仙女》是部抒情的童話歌劇。主人公為水仙女,意謂水中的仙女。水仙女是不幸的,因為她愛上了人世間的王子,而在老巫婆的幫助下,水仙女變成凡人,條件是從此成為啞巴!水仙女終於如願以償地與王子結婚,但婚後王子辜負了她。真乃“落葉無限愁”!最後結局悲慘,坊間有各異版本。有說追悔莫及的王子,與水仙女擁抱時死去;有說王子看到意冷心灰的水仙女,回到有着層層漣漪的水裡時,王子也隨即跳下水追隨……
不過,出現在歌劇《水仙女》第一幕的《月亮頌》,卻未與悲劇結緣!其表達了水仙女純潔無疵、真誠熱烈的愛!水仙女請月亮告訴她,她所愛的人(指王子)在哪裡。水仙女請月亮告訴王子,她要用雙臂擁抱他,她要在這裡等待他。臨末,水仙女一再吟哦:“月亮啊,留下吧,留下吧,月亮啊,留下吧!”我想,把德沃夏克的這一首《月亮頌》易名為《水仙女頌》也不為過,水仙女對王子的愛,是一種令月亮也會感動的愛。
當然,演奏家流瀉一首深情款款的曲,必須自己能為之動容。你看豪瑟,你再看為豪瑟伴奏的演奏家的眼睛和臉容,還有他們的一呼一吸、一推一拉,都沉浸於原歌曲的意境和情緒之中。遺憾豪瑟的這個視頻,略去了極富想像力的前奏的絕大部分,並只演奏了原歌曲第一間奏前的段落,這就無法讓聽眾淋漓盡致地領悟水仙女對王子的更深層次的愛。雖然,僅僅豪瑟演奏的這一小段,我們就已能在美好的、起源於神話的中秋節時,感受到一種非人間的、刻骨銘心的愛。
費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