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竇養仔仔養仔
家中的一本掛曆,估計是某中成藥廠印製分贈客戶以廣招徠,由於其產品取名懷念父母的,故每張日曆都印上宣揚孝道的格言。如:“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於孝”、“大孝,終身慕父母。”遺憾的是每句格言都用直排,卻是由左至右,不倫不類。孝,本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而竟破壞在反傳統的編排上,天天見之,真不是味道。
孝,這個行為頗為抽象,是難以言傳的,但憑感受而知,用語言去說,是善事父母謂之孝。《左傳 · 隱公三年》:“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親也。”也可以說成是“人倫”。
孝,這行為謂之孝行,一般指孝敬父母的德行。《周禮 · 地官 · 師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後漢書 · 獨行傳 · 劉茂》:“(茂)家貧,以筋力致養,孝行著於鄉里。”至於蘇軾則曰:“牛酒以禮高年,粟帛以旌孝行。”
說到我自己,正如孔子罵原壤:“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幸而子孝孫賢媳淑。昔日廣州大同酒家有聯云:“大包易賣,大錢難撈,針鼻削鐵,只向微中取利;同父來少,同子來多,檐前滴水,幾曾見過倒流?”這是實情。不過我的情況反過來,兒子幼小的時候,幾乎兩餐不繼,遑論上茶樓,如今老矣,反而“同父來多,檐前滴水,竟爾倒流”。座中與友邂逅,他說了幾句順口溜:“老竇養仔,仔養仔,仔養老竇正衰仔。”究竟是老竇“衰仔”,還是仔“衰仔”?看來似是老竇“衰仔”。今天啃老的似乎是理所當然,反而養老竇的,這老竇自覺羞慚,是正一“衰仔”。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