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何維三意見促中醫藥產業發展
故宮博物院院藏郵品今發行
澳童軍分享世界童軍會議成果
新聞特搜
澳亞衛視牌照失效程序將啟動
3G電信服務明年六月退場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9月1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故宮博物院院藏郵品今發行



新郵品“故宮博物院院藏”今日發行


郵電局負責人介紹新郵品

    選材鐘錶類藏品曾於澳回歸五周年時展出

    故宮博物院院藏郵品今發行

    【本報消息】郵電局今日發行以“故宮博物院院藏”為題的新郵品。郵電局昨日下午三時於總部大樓二樓舉行記者招待會。郵電局長劉惠明、商業廳長孫君煬、集郵處長駱鳳清出席,並介紹新郵品發售詳情。

    郵品深具紀念意義

    他們稱,故宮博物院作為繼承中國歷代皇室珍貴收藏、全國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完好地保存了一千多件從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鐘錶。當中精細無比的機械製作及極盡奢華之裝飾工藝,均代表着當年鐘錶製造技術的最高水平,同時也讓故宮博物院在世界博物館的同類收藏中名列前茅。郵票圖案選材自故宮博物院鐘錶類別藏品,所選取的鐘錶藏品曾於○四年慶祝澳門特區成立五周年時在澳門展出,適值今年是澳門特區成立二十五周年,深具紀念意義。

    是次發行的一套四枚郵票展示了“銅鍍金轉人水法活動蝶鳥駱馱鐘”、“木樓嵌銅活帶日曆三套樂鐘”、“銅鍍金人拉馬鐘”及“銅鍍金鑲珠塔形小洋鐘”。郵票的底圖上圓下方,表達古代中國“天圓地方”的時空概念,呼應鐘錶類別藏品的時間主題。而小型張選取的藏品為“銅鍍金樂箱鷓鴣鳥鐘”,時鐘以金色作為設計主調,與黃金首飾寶盒連成一體。小型張的左側選自寶盒上一幅琺瑯仕女畫像,仕女扭頭看向右方的時鐘寶盒,形成了凝視與被凝視的關係。

    郵品整套四枚郵票售價為十七元;連郵票首日封為廿三元;連小型張首日封為二十元;連郵票資料單張為廿四元;連小型張資料單張為廿一元。該套郵票的圖案由吳衛鳴設計,並撰寫資料單張文本。

    將加蓋兩紀念郵戳

    另外,本月十六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在郵政總局集郵商店設置臨時櫃台,為居民提供加蓋“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開業紀念”紀念郵戳服務。屆時將派發此活動之紀念封。

    郵電局本年度郵票發行計劃內有關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之郵票主題,現定名為“澳門大橋”,並於十月一日發行。

    局方並於十月一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二時於郵政總局集郵商店及通訊博物館商店設置臨時櫃台,為居民提供加蓋“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國慶”紀念郵戳服務。屆時將出售紀念此活動之紀念封,每個售價為四澳門元,歡迎居民參觀選購。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