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哈里斯首辯無贏家
當地時間十日晚,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哈里斯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在費城展開首場電視辯論。雙方握手後,圍繞美國經濟、移民、墮胎,以及俄烏衝突、巴以局勢等問題激烈交鋒。
多數分析認為,哈里斯在辯論中更佔優。她很巧妙地通過多次提及特朗普的痛點和敏感點,比如刑事罪犯、任期內對華赤字變大、集會現場有很多人覺得無聊提前退場、世界上有很多領導人嘲笑特朗普等等,試圖讓特朗普失去冷靜和理智,從而凸顯出自己是沉穩、理性、處變不驚、有總統習性的人。
辯論雙方都沒有拋出新的具體政策,但都在嘗試給對方貼選民能夠記住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標籤。畢竟講政策會枯燥乏味,貼標籤才最容易被傳播。這本來是特朗普的慣用伎倆,哈里斯也如法炮製得不錯,比如多次說特朗普是說謊者、分裂者、會帶來混亂、只考慮自己等等。
不過雙方都對自己的表現十分滿意。辯論結束後,哈里斯和特朗普均宣佈自己是“贏家”。哈里斯競選團隊表示,“哈里斯是今晚唯一的獲勝者”;特朗普也在社交平台上連發多條消息慶祝勝利,稱“這是他有史以來最棒的一次辯論”。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即時民調,觀看此次辯論的美國選民中,六成三人認為哈里斯在辯論中獲勝,而三成七人認為特朗普贏得了辯論。
十日的辯論結束後,哈里斯競選團隊提議,在十月份再進行一場辯論,特朗普表示會考慮,同時不忘奚落一句“他們想再進行一次辯論,那是因為他們輸了”。目前第二次辯論的具體計劃尚未最終確定。
目前距離美國大選投票日還有不到兩個月,誰能夠最終“抵達白宮”,仍是懸念。
從目前來看,兩人的支持率不相上下,特別是在七個“搖擺州”體現得尤其突出。在這樣緊繃的情況下,無論是哈里斯還是特朗普,既要衝刺,但又都面對着一些矛盾的困境。例如哈里斯,她希望能夠和拜登時期那種略帶年邁的形象作適度切割,展示自己的優勢和魅力,但是她又不能不借助拜登的餘光。這是哈里斯現在要面對的最大壓力。
對於特朗普,現在面對的問題是,他要繼續表現出他的個人特點,爭取穩定他的基本盤。但畢竟這一次選舉的中間選票過於重要,所以他還必須考慮到怎樣收斂自己的性情,爭取中間的“搖擺選票”。
在最後衝刺階段,估計雙方對抗性會更強。本來雙方的陣營就是一個剛性結構,而且延續了這幾年來的對抗。現在這種對抗估計不會因為這次辯論相對溫和的氛圍而改變,相反,會隨着臨近投票而更加尖銳。這個對抗性將會是全面展開的,包括個人抹黑等爆料,攻擊會越來越多。當然雙方團隊可能也都有這樣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