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4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澳媒高層團感受喀贊其新發展
全球唯一錫伯文報擔傳承使命
疆澳媒體合作講好兩地故事
陝安康珠辦發展經合推介會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9月7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澳媒高層團感受喀贊其新發展

本報記者 古楨輝 報道


澳媒高層參訪團團長、澳門記協會長、本報社長陸波(左)向家訪點主人致送紀念品。


參訪團乘坐馬車遊覽喀贊其民俗旅遊區


狼戈(前排右四)與參訪團合影


喀贊其民俗旅遊區推出表演民族歌舞

    破敗老街區搖身變新疆旅遊名片

    澳媒高層團感受喀贊其新發展

    今日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建州七十周年慶的重要日子,由中國記協邀請的“關山萬里·同心同行”澳門媒體高層新疆行參訪團,參觀位於伊寧市喀贊其民俗旅遊區,認識當地由原來一個破敗老街區,搖身一變為新疆旅遊名片的歷程,感受伊犁多民族幸福生活的和諧畫面。(伊犁六日電)

    本報記者  古楨輝   報道

    十三個少數民族

    喀贊其民俗旅遊區位於伊寧市老城區,總面積為二十二點九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完成四點二平方公里。區內現有居民兩萬多戶,十二萬多人,包括維、漢、回、烏孜別克、哈薩克、錫伯、滿、俄羅斯、蒙、塔塔爾、塔吉克、柯爾克孜等十三個少數民族,並擁有清朝乾隆時期以來的古建築三百多座。

    參訪團首先到訪錫伯車馬店,了解錫伯族的建築文化,並欣賞新疆特色歌舞表演。景區接待部長圖爾蓀嬤依·麥麥提江受訪指出,十多年前,喀贊其還只是一個破敗的老街區,經政府全力打造後,風貌煥然一新,成為遊客了解少數民族建築、文化、美食和風俗習慣的景點。

    家訪點脫貧致富

    如今不少居民開起了家訪點,用自家庭院招待八方來客,更帶動區內低收入群體依靠自己的生活形態和生活技能,實現脫貧致富。“旅遊公司通過付費方式,推動當地居民推出純手工製作冰激凌的家訪點、打囊非遺項目、民族歌舞表演和馬車服務等,讓他們有了穩定的收入。”

    參訪團隨後還乘坐馬車,前往由女主人沙尼也木·米吉提開辦的家訪點。進入庭院,粉藍相間的牆體與豐富多彩的民族裝飾映入眼簾,陽光從葡萄藤的間隙落下,灑在院子中間的長桌上,熱情好客的女主人早已備好果瓜茶飲,歡迎大家的到來。

    沙尼也木·米吉提受訪稱,她之前是一個退休職工,每個月收入只有兩千元左右,近兩年打造家訪點,旅遊旺季時每月收入可達一萬多元,特別感謝政府的幫助。現在每天生活都很開心充實。“特別是接待國內外遊客時,他們都誇我的庭院很漂亮。”

    接待旅客四十萬

    據統計,目前該旅遊區已打造家訪點八十八家,民宿十八家,特色產品銷售店二十餘家,直接帶動就業三千餘人,輻射帶動就業一萬餘人。圖爾蓀嬤依透露,景區從今年三月至今已接待旅客逾四十萬。當地居民的笑臉也成為伊犁建州七十年發展成果的一個縮影。

    晚上,參訪團還到訪伊寧市歷史文化街區的六星街,該街區以六角形街巷得名,在六個扇形區域裡,藍色、綠色、橘色、紫色的庭院錯落有致,不同民族的居民和諧共居。二○二二年八月,六星街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成為伊犁州旅遊產業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參訪期間,新疆原生態音樂人、《蘋果香》演唱者狼戈接待澳門團員一行。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