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6版:視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黎巴嫩的報復戰
英國議會改革與民主化改造
越南反腐任重道遠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9月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英國議會改革與民主化改造

雲山


    英國議會改革與民主化改造

    近代以來,議會逐漸成為英國的權力中樞,尤其是選舉産生的下議院,控制住議會就意味着掌握了政權。一六八八年光榮革命後,英國克服專制王權,逐步實現“君主立憲制”,將君主個人的專制統治轉變為貴族集團的寡頭統治。貴族集團是如何利用制度安排而維持這種統治狀態的呢?巧妙之處在於通過控制議會進而掌控國家權力。

    “舊制度”的三大弊端

    在一八三二年首次議會改革之前,這套議會選舉和運作機制,被人們稱為“舊制度”。現在看來,這是相當不民主的。不過光榮革命時,英國的財富形式主要是土地,掌握土地的貴族掌權,經濟權益與政治權力互相匹配,這套“舊制度”有其合理性,甚至在當時還有積極、進步的意義。然而到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工業革命推動英國由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財富形式發生變化,工商業利益抬頭,社會結構也由此改變,要求重新劃分權力格局,此際“舊制度”變得弊端叢生。

    一是,選區劃分和議席分配極不合理,造成大量衰敗選邑。選區分為農村和城鎮兩類,城鎮選區稱為選邑。一八三二年時有二百〇二個選邑,其中一百二十五個是愛德華一世,即十三世紀末確定的。五、六百年間,很多中世紀的城鎮衰落了,居民只有幾百人、幾十人;甚至有些城鎮成為荒地,一個人都沒有,但是這塊荒地擁有議席,此類衰敗選邑大約有一百個。但是新興工業城市,如伯明翰,城市人口多達十多萬,卻一個議席也沒有。二是,選民資格陳舊,千奇百怪。主要體現為身份制,既有財産要求,又有身份要求。當然由於通貨膨脹和財富增長,財産方面構成的限制不大,可身份限制非常嚴重。比如農村選區的選民資格是年收入四十先令的“自由持有農”,四十先令在十九世紀已經不值錢了,但是經過圈地運動,擁有“自由持有農”身份的農民很少。三是,選舉方式腐敗,賄選成風。由於大量衰敗選邑的存在,加之選舉身份與財產限制,選民人數少,貴族容易收買選民、操控選舉;而在競爭者實力相當的選區,賄選是成功當選的關鍵。

    故而,當時英國社會的主流看法是針對上述弊端:重新劃分選區與合理分配議席,清除衰敗選邑;完善選舉方式,打擊賄選,實行無記名投票,讓選民依照自身意願投票;擴大選舉權。議會改革是在解决“舊制度”的現實問題,輿論甚少關注民主不民主。各種社會團體提出多種改革方案,從保守到激進的都有,如由工匠、小手藝人、小店主為主要成員的倫敦通訊社,早在十八世紀末就要求實行成年男子的普選權。

    社會力量的對比

    捲入一八三二年第一次議會改革的,主要有三個階級、六支社會力量。

    工人階級包括手工工人、工廠工人。手工工人遭受工業革命衝擊,他們所從事的行業逐漸被淘汰、被取代,很多手工工人失業,因此十分激進,强烈希望透過政治手段解決就業和生計問題。工廠工人主要針對工廠主開展工會運動,爭取自身利益,對議會改革沒有那麽强烈的渴求,但一般支持改革。

    中等階級涵括新興工廠主、舊式中等階級。工廠主階層多是暴發戶,出生卑賤,但精明强幹,發財後也希望獲得政治權利。舊式中等階級,醫生、律師、教師、中小商人等,早已不滿貴族壟斷權力,一直渴求改革。

    貴族階級包括輝格黨(大土地貴族、商業與殖民利益)、托利黨(鄉土利益)。當時掌權的托利黨抵制改革,但是力量對比處於劣勢。手工工人、工廠工人,舊式中等階級、新興工廠主,受到排擠的輝格黨,五支社會力量,其中輝格黨還是代表大土地貴族及商業與殖民利益,對付一支代表鄉土利益的托利黨,改革力量佔有優勢。因此,這次議會改革得以成功進行。

    第一次議會改革後,有産者獲得選舉資格,選舉資格由身份制轉向財産制。有産者並非靠工資生活的人,按現在的理解是指有錢人,工人階級沒有爭取到選舉權。選民人數從四十八萬八千人增加到八十萬八千人,佔人口總數的約百分之二增加到百分之三點三。從實際結果來看,第一次議會改革使英國選民人數總量增加不多,好似沒有太大變化,那麽它又有什麽意義呢?

    改革成傳統    不停改下去

    英國是一個常常打着傳統旗號進行改革的民族。第一次議會改革其實並無解決太大問題,但是有了第一次改革,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改革就成為傳統,不停改下去。當然從民主化進程來看,它是英國從貴族制邁向民主制的第一步,權力由貴族一小撮人慢慢擴散到有錢人,再擴大到普羅大眾,英國政治民主化發軔於此。

    第一次議會改革後,掌權的貴族集團明白時代已變,為了爭取選票,他們不再抗拒改革,開始主動推進改革。而且因着掌握主導權,大家爭先恐後改革,差別在於改革幅度的大小而已。

    一八六七年,英國開啓第二次議會改革,財産制開始鬆動,選民人數增至約二百萬,工人階級得到選舉權(除了礦工和農業工人)。在城鎮,只要承擔納稅義務的戶主都有權參加選舉;房租達到每年十英鎊的租客,也可參加選舉。在農村,凡擁有年值五英鎊地産或租用十二英鎊地産的人便有選舉權。財産制仍是一種限制,不過這種束縛開始鬆動。改革並未停頓,一八七二年英國頒佈無記名投票法,理論上所有選民均可按照自身意願投票;當然賄選依然存在,但不再嚴峻。

    一八八四年,進行第三次議會改革,選民人數增加至五百萬人。礦工和農業工人也得到選舉權。此時財産限制意義不大,凡是持有年值十英鎊以上的房産、土地或財産的成年男子都有選舉權,基本上實現了成年男子普選權。但是,婦女仍然沒有選舉權。

    一九一八年,三十歲以上、財産達五英鎊以上的婦女擁有選舉權。又過了十年,到一九二八年,選舉權擴大到二十一歲以上的所有婦女,並取消財産限制。至此經過近一個世紀的議會改革和社會運動,英國完成民主化改造。從選民資格來看,逐漸克服身份的限制、財産的限制與性別的限制,實現了現代意義上的普選權。換言之,英國人如今常掛嘴邊的“民主”,是從一九二八年才真正施行的,不到一百年。而此種“民主”的實際運作,亦由精英階層進行國家治理,只是給予民眾某種程度上的“政治參與”。“民主”有其歷史淵源,但絕非自古如此。

    揆諸歷史,專制也好,民主也罷,不應該理解成一種價值判斷,也不僅是一種制度安排。一種制度體現了一個歷史階段的特徵。時代變了,特徵變了,制度也就必須變革。英國的議會改革便是一面鏡子。

    (主要參考資料:錢乘旦、陳曉律:《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二○一三年版;錢乘旦、許潔明:《英國史》,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二○二三年版。)

    雲山(文化評論員)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