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會富不過三代嗎?
在韓國生活得越久,我就越能體會魯迅當年的一句感慨:“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這是出自魯迅雜文集《而已集》裏的一句名言,單說這本雜文集的名字,就能猜度出當年魯迅先生的些許心境。“而已”的意思是“罷了,也就這樣了”,充滿了一種索然無味又無力的感覺。在韓國,魯迅是極其受到推崇的中國作家,我不禁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假如此時此刻魯迅生活在韓國,那他又會寫出什麼樣的文章,發出怎樣的感嘆呢?
如今韓國國民之間裂痕之大,已經遠遠超出了“悲歡不相通,喜樂不相容”的地步,作為單一民族構成的發達國家,按道理說,民衆之間的悲喜應該是最容易“感同身受”的,因為沒有語言、文化、地域隔絕等因素。但是現實卻是老、中、青三代人對於悲喜的感受天壤之別。
對於眼前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最強的就是老人一代,在和他們言談之間,常常流露出一種“慶幸”的神情,因為他們自認為是一批“生在非洲,但是死在美國”的一代人。他們歷經了韓國最困苦的戰亂年代,然後在老年安享發達國家的富足生活,因此,他們經常不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苦,更厭煩年輕人的各種抱怨。在他們看來,自己的人生就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只要你肯努力就有錢賺,那些在蜜罐裏長大的孩子有什麼資格苛責國家的呢?
韓國的中年人則和父輩不同,他們自嘲是“生在越南,但會死在歐洲”的一代人,他們從出生起,韓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引擎已經發動,他們已經不為溫飽擔憂,但是經歷了幾屆軍政府再到民主主義國家,享受着發達國家的各種紅利,卻又面臨着貧富分化、財閥當道、階級固化等“富裕病”,而且已經病入膏肓。此時此刻的韓國像極了暮氣沉沉的老歐洲,缺乏朝氣蓬勃的國之氣象。
韓國的青年們則給自己定義為“生在美國,將會死在墨西哥”的一代人,他們正在經受韓國最內卷的生活,高昂的房價、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男女對立的社會不穩定情緒、民粹主義的盛行、執政黨與在野黨的各種爭奪正撕裂着這個社會。這一系列的負面因素讓韓國青年們感覺將來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差,等他們垂老之年,估計韓國會從發達國家滑落到充滿腐敗、戰亂、失業和犯罪的墨西哥。
所以,在韓國,你可以看到到處遊山玩水,出國旅遊,滿滿幸福感的韓國老一代人;可以看到住在豪宅、衣着光鮮、有着幸福家庭,卻一臉疲倦、憂心忡忡的韓國中年人;可以看到生無可戀、宅在家裏得過且過或花起錢來有今天沒明天的韓國年輕人。如此鮮明的社會分層,宛如化學實驗裏的“油水分層”現象般清晰,每天都在這十萬平方公里上演着,難道中國古話所說的“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真的會在韓國身上應驗嗎?
王 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