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弛感與唯成績論
奧運落下帷幕,回顧這場全球矚目的體育盛事,我們不難發現網民心態在“鬆弛感”與“唯成績論”之間持續搖擺,這種矛盾貫穿了整個奧運會。
開幕式上,法國讓全世界見證了它獨有的“鬆弛感”。國旗升起時的失誤、未能順利升起的雕像,以及接二連三的小插曲,讓網友戲稱“世界果然像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這種不拘一格的表現,引發了一些網民的驚訝及羨慕。哪怕在這樣重要的場合中,也會發生失誤,而失誤並不意味着什麼。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二○○八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一幕,在活字印刷表演環節中,一位表演者的道具突然損壞。為了不影響節目進行,他當機立斷將小拇指塞進道具中,忍痛完成表演,最終導致手指受傷。
當時,首次舉辦奧運,我們急於向世界展示最好的一面,證明國家的強大。因此,“零失誤”成為了目標。而現在,巴黎奧運會則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種可能:工作人員也可以有從容的態度,稍微放鬆一點,犯錯也無妨。這也從側面證明,隨着國力的增長,我們也更有“鬆弛感”了。
不過,到了正式比賽階段,特別是在乒乓球男單比賽中王楚欽意外提前出局後,輿論又迅速轉向了“菜是原罪”的論調。在我國的傳統優勢項目中,無法守住半區就難逃被責難的命運。
從這些輿論反應中,似乎可以窺見社會價值觀的進步與掙扎,反映了我們正處於一個過渡期,既想要展現自信和從容,又難以完全擺脫過去追求完美的執念。
奧運會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社會心態的變化。真正的自信,不僅體現在取得成就上,更體現在包容失敗和反思失敗上。畢竟,奧運精神的核心不僅在於“更快、更高、更強”,還在於“更團結”。
木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