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擾就是最後的溫柔
——《汪汪夢裡人》VS《從前的我們》
最近上映了一齣感人的無對白動畫片《汪汪夢裡人》,該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橫掃全球六十項大獎及提名,被譽為媲美《星聲夢裡人》的年度最佳電影。
慕名進戲院一睹為快,事前備好紙巾,選了個角落
座位,獨自去看這類催淚戲,為免完場亮燈一
刻,還未來得及平復心情就要面對熟人
的尷尬。
這部由西班牙與法國合製的動畫電影,由帕布羅 · 貝嘉編劇和執導。該劇改編自莎拉 · 華倫的同名漫畫,講述一九八○年代的紐約市曼哈頓,一隻狗和一個機械人之間的友誼,也有人解讀為愛情。電影、文學,跟所有的藝術一樣,不同人看,會看到不同的東西。一隻單身狗“汪汪”因為寂寞找了個伴,買了個新型的機械人,二人很快便成為好朋友,汪汪原本單調乏味的生活突然變得精彩,連走在路上都哼起那首讓人雀躍、耳熟能詳歌曲——Earth, Wind & Fire的名曲《September》。可惜,機械人在泳季的最後一天意外地與汪汪分開了。這邊廂,機械人身不由己地躺在無人的海邊,每日夢見奇蹟發生在自己身上,遍尋回家的路。那邊廂,汪汪歇盡所能,千方百計要把機械人帶回家。然而,兩人最終各自走上不同命途,各有經歷與歸屬。故事簡單卻動人,全片一句對白都沒有,2D動畫的畫面雖簡單,卻能使觀眾為主角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所牽動,故事純粹的感動勝過千言萬語。
動人之處在於故事中處處流淌的真摯情感,期待與對方重聚一刻的相向奔赴讓人感動,而總不如人意的世事又讓人唏噓。也許機械人是拯救汪汪的寂寞而生,但汪汪的真心相待則是賦予了機械人生命的意義,最後機械人不打擾的溫柔讓人感動不已。他們彼此成就現今的自己,成為了更好的“人”。有人感動到落淚,有人為之惋惜,有人因此感傷,我想更多的是釋懷,那相聚的時光雖已流逝,但《September》一響起,快樂的回憶仍在,有時,“記得”比再見重要。
有着同樣的主題,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讓我想起另一部很好看的美國浪漫劇情片《從前的我們》。韓裔美籍導演宋席琳以自身的移民生活經驗,拍出一部情感細緻,同樣動人的故事來。兩個昔日“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青梅竹馬,因一方移民而分離,十二年後再相聚,情愫猶在,他們懷緬過去,審視自己當下的生活。專情男對過去小情人念念不忘,但女方早已嫁作人妻。兩位主角的演技細膩入微,那欲言又止的悸動看着也覺動人。但細想後,那對在異國生活的人更似是一種鄉愁,是對過往故土生活的懷念,還是對昔日戀人的留戀?分開十二年,當年的專情小男生的愛何以延續,又是否純屬執念?反觀女主角活得真誠坦率,直接跟朝夕相對、同甘共苦的丈夫坦白感受,那場平淡的戲碼,暗湧着的才是實實在在的愛。
過去已過去,現在是現在。相見不如懷念,不打擾,就是最後的溫柔。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吧。
閒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