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地方風味)普寧說豆
(西窗小語)戒手機如戒咖啡般痛苦
(句句是甘)肥有四色 減卻無力
(斷章寫義)追星 為了甚麼?
(聲色點擊)木棉飛絮之時
(菁菁樂道)倖存者偏差
(榕樹頭)城市的動脈 地鐵
(夢裡聽風)Bob講的故事
(筆雯集)黃山歸來且繪山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7月1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菁菁樂道)倖存者偏差

楊 菁

倖存者偏差

    那天跟朋友八卦,聊到硅谷的殺妻案,一位年輕的清華學霸,生生將妻子毆打至死。朋友突然說了一句:“你們知識分子家暴的真多啊!”我瞬間目瞪口呆,這不就是所謂的“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麼?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報紙上有條新聞——“博士錘殺流鶯”,閱讀新聞全文後,才發現這個博士其實也是無業者。如果將新聞標題改成“無業人士錘殺流鶯”,雖然也是事實,但帶來的視覺衝擊確實小了很多。

    為什麼人們在這些負面事件出現時,比較注重肇事者或責任人的學歷呢?我想,可能因為普遍的觀點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應該在個人素質或修養上,比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要略好一點。所以我們太容易見到“大學生墮騙局失財”、“碩士駕車失控”、“留學生偷稅漏稅”等新聞,但如果真的因為這些標題,就認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成為負面新聞的主角,那無疑掉進了“倖存者偏差”的陷阱。

    所謂“倖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意思是人們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卻未能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從而得到錯誤的結論。

    比爾 · 蓋茨因為創立微軟,朱克伯格因為創立臉書,都提前離開哈佛大學未有畢業,是否能因此得出“讀完大學不重要”、“大學未畢業創業更能成功”的結論呢?英國的邱吉爾,中國的張學良,都是愛抽煙喝酒卻很長壽的人,是否能因此得出抽煙喝酒有利健康長壽的結論呢?

    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生活中類似的謬誤還不少,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獨立思考相當重要,切忌以偏概全,基於小概率事件,作出錯誤的判斷。

    楊    菁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