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飛行賦能低空經濟
近年,自主飛行技術高速發展,為低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自主飛行技術是指無人機或其他低空飛行載具,在沒有人工操控、干預的情況下, 依靠自身的感知、決策和控制系統來完成各種飛行任務的技術,對於克服低空經濟的技術門檻、適航門檻、商業門檻至關重要。
或許大家並不知道,自主飛行技術的誕生源自於人類的懶惰——為了在駕駛飛機時解放雙手。自主飛行的出現讓駕駛員不再需要專注於飛行,而可以更專注於在“平流層”中做有實際意義的事情,例如空中娛樂、服務、會議、航拍、數據收集等經濟活動,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人為錯誤和飛行壓力。自主飛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尤其在無人機應用領域的醞釀,現在我們正處於一個全球性的航空技術和法規變革的窗口期,即電動化和自主化的飛行。電動化和自主化使出行成本大幅度降低,這一成效在汽車工業上已經得到驗證。目前,通過傳感器技術、更高的融合算法、控制算法、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在低空飛行場景中解放人的雙手和精力,開發空中的經濟價值。
然而,由於低空環境的複雜性,要挖掘低空的經濟價值,需要讓自主飛行技術更上一層樓,以應對大規模的起飛和降落、高頻次、高密度、高並發的飛行場景。一個最直觀的例子是商用航拍的普及。如今,電動無人機完全替代了傳統油動直升機配合攝像機的航拍方式,大大降低成本之餘,亦成功將航拍技術帶入“尋常百姓家”。但這一切只是第一步,隨着技術的不斷開發,可以預期,未來將會有更廣闊的低空應用場景被開發出來。
回到今天的重點,自主飛行如何賦能低空經濟發展?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低空經濟能將過往地面上實現的“人流”、“物流”、“數據流”經濟價值延伸到空中。具體來說,出行領域中電動車、智能駕駛、打車平台、高鐵、電子旅行平台等已有顯著發展。在物流領域,隨着電子物流和快遞服務的時效性提高,丟包率大大下降,電子商務平台也廣泛地應用。而在數據方面,直播平台、遠程會議、實時通訊技術更是取得長足進步。
可以預見,在短期內,低空經濟能夠閉環的商業模式將側重於數據方面。隨着技術成熟和業務形態調整,無人空中物流的場景將緊隨其後。在達到技術、適航、商業三大門檻充分驗證和認可後,載人場景將逐步普及。而低空經濟中的數據採集和挖掘,如高清地圖、避障技術、物流航跡規劃、調度技術,以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法規,將為後續載人場景提供堅實的經驗和技術基礎支撐。
杜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