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6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陸:暴露“台獨”分裂本質
當民眾白痴
美僑胞:懲“獨”文件及時必要
藍白擬設弊案調查小組
金門紅會赴陸轉交善款
台夜市成本增仍苦支撐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7月3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台夜市成本增仍苦支撐



桃園市中原夜市全盛時期有二百攤,如今只剩下約一百二十攤。(中時新聞網)

    台夜市成本增仍苦支撐

    【香港中通社二日電】台北消息: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日前訪台逛夜市,掀起“夜市經濟”熱潮,不過受網購電商及經營成本增加的衝擊,全台夜市經營未見好轉,仍在苦苦支撐。

    據報道,台北寧夏夜市負責人表示,少了陸客又遇到疫情,生意大概只剩原來的五、六成,後來依靠外賣與多元營銷,再加上當局補助,收入才逐漸回升,但也只有疫情前的八成。

    不信景氣越來越好

    桃園觀光夜市管理委員會稱,當局一直宣稱景氣會越來越好,但業者普遍不相信,因收入確實只有疫情前的七、八成。該委員會補充,疫情前桃園夜市有五百攤,現在只剩下四百多家,數量減少兩成。節假日人潮看似挺多,但平日仍受到影響,主要與外賣平台快速發展、原材料價格上漲有關,民眾出門購物意願受到影響。不少攤商月收入僅新台幣三萬到四萬元,只有一些知名店家才可能賺得比較多。

    熬過疫情碰上地震

    花蓮東大門夜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少了陸客,對夜市衝擊很大,而且沒想到熬過疫情又碰上強震。今年端午節與往年同期連假比較,夜市人潮僅三成多,業者都在苦撐。

    台中逢甲商圈主委也說,逢甲商圈原有近一千攤,疫情期間攤位數減少超過一半。疫後部分攤商陸續恢復營業,但也僅恢復至七成。

    夜市生意斷崖下滑

    有攤販無奈表示,不是每個夜市都有黃仁勳,就算部分夜市被黃仁勳光顧過,實際又能帶來多少客源?疫情讓夜市生意有斷崖式下降的趨勢,但真正影響的是物價上升,水電租金等營業成本增加的問題。若無法獲得合理利潤,也難以為繼。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