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學者:澳高新科技發展底氣足
(新聞小語)優化醫療券增居民保健意識
外交公署:堅決反對美干涉澳門事務
今酷熱有驟雨
新中央酒店管理層訪中聯辦
影響世界華人盛典明香港舉行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6月2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優化醫療券增居民保健意識

夏 耘

    優化醫療券增居民保健意識

    特區政府自二○○九年起實施《醫療補貼計劃》,每年向合資格居民發放醫療券,補助居民的醫療開支,亦充分發揮社區醫療的作用,減輕政府醫療體系的壓力。醫療券推出至今超過十三年,除了改作電子發放、資助金額適度增加,補助方式、適用範圍基本不變。

    澳門公營基礎保健覆蓋面廣、普惠性強,醫療券重在促進私營醫療特別是私家診所發揮互補,始終是公帑,金額不可能大幅加碼,但可以優化。雖然濫用醫療券購買山珍海味以至不法套現等亂象,在電子化後已大為收歛,但資助的方式、用途,十多年來不變,長此下去,慢慢會失去活力,對醫療服務使用方及提供方都不是好事。當局有必要深入研究醫療券在社區醫療更廣泛的適用範圍,讓公帑用得其所,並推動公私營醫療市場發揮互補作用。

    據醫務委員會日前的訊息,政府正研究優化醫療補貼計劃,方案之一,是醞釀社區慢性病管理先導計劃,加強公私營合作,希望鼓勵醫療券用於預防保健檢查,以提高慢性病知曉率,從而提升醫療補貼計劃效能。建議對象是參與醫療補貼計劃的私家醫生,當局將為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提供培訓和認證,經認證的私家醫生可於所屬私家診所內按常見慢性病篩查建議推出相關檢驗套餐,並為居民解讀報告和提供健康建議。

    隨着人口老化、慢性病患增加,本澳醫療壓力越來越大。社區慢性病管理先導計劃有助早發現、早治療,達到提升居民整體健康。但以目前本澳私營醫療市場的水平及人力資源,假如門檻過高,對診所規模、設備投資、人員培訓等各方面存在挑戰,能參與先導計劃的私家診所仍相當局限。有私家醫生認同計劃對社區醫療水平及服務有積極的提升作用,但市場資源有限,擔心可能加劇私營醫療市場“汰弱留強”。建議“先行先試”,先推常見慢性病篩查及相關服務,視乎成效再逐步研究推行至其他醫療專業的預防保健計劃,不斷探索措施適用性,達至真正推動公私醫療優勢互補,造福普羅大眾。

    夏  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