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地理教學如何實施愛國主義教育
——以澳門東南學校為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二○二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在發表二○二四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時強調,要深入學習和貫徹,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澳門回歸祖國踏入第二十五年,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弘揚愛國傳統,堅決落實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澳人治澳”,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各類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有聲有色,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在澳門社會居於主導地位。
澳門東南學校創立於一九四九年,是澳門第一批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建校七十五年來,學校落實“愛國、愛澳、愛校”的教學宗旨,持續推行家國情懷的教育活動。地理學科與愛國教育密切相關,通過國土認知、自然資源、氣候與環境、文化遺產、地理意識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和珍視自己的國家,激發對祖國的熱愛和責任感。學校結合地理學科特色,組織開展了可持續性家國情懷系列活動,有效的地理愛國教育,激發了師生強烈的愛國情懷,也彰顯了東南愛國教育的一大特色。
一、地理課堂教學內容和方法突顯愛國教育
中學地理學科內容涵蓋大量相關內容,教師通過地理課堂教學教育學生了解國家的地理位置、邊界、領土面積、地形地貌等,建立國土意識,培養對國家領土的熱愛和認同感;介紹國家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如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等,培養學生珍惜和保護國家資源的意識;介紹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主要產業、交通運輸等,讓學生了解國家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激發學生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的積極態度。介紹國家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教育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對國家的重要性,培養環保意識和責任感。介紹國家各地,包括澳門本土的地方文化特色、歷史遺跡、名勝古跡等,培養學生對家鄉和國家文化的自豪感和熱愛,弘揚民族精神。教育學生了解國家的外交關係、國際合作和參與全球事務的重要性,培養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能力……內容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愛國主義觀念和情感,激發愛國熱情,培養為國家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的意識和能力。
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效促進愛國教育。方法一是故事講述與案例分析,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如在講到中國交通的部分,列舉中國高鐵、港珠澳大橋、上海港等的建設過程與優秀事跡等,讓學生了解國家在交通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實現了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緊密連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人員的流動。同時明白千千萬萬基礎建設者背後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
方法二是多媒體教學與互動討論:視頻網站、在線教育平台、地理教育網站、應用程序、地理書籍和雜誌等多媒體渠道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充分展示國家的美景、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國家建設的成果。如講到水土流失的部分,播放由星球研究所製作的《改變黃土高原,有多難?》影片展示了七十年來,中國人為守護這片水土,打造了植物大軍,又築造山河堡壘。使曾經的千溝萬壑、荒漠沙地變得綠意盡染、生機勃勃。學生通過真切的視覺、聽覺感受和師生、小組互動討論,思考自己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責任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方法三是跨學科融合教學,將國家歷史與地理、文學與國家文化等進行融合教學。如講到區域發展與地域文化部分──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的重要對外貿易通道。學生可以通過學習絲綢之路的地理特點、歷史背景、文化交流等,了解到絲綢之路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教師同時組織學生進行文獻研究、地圖分析和角色扮演,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與世界的歷史聯繫和文化交流。通過多角度、多科目的學習,增強學生對國家的全面認知和情感連接。
二、課外地理實踐活動厚植家國情懷
課外地理實踐活動通過深入了解國家、激發愛國情感、培養責任感和凝聚力,以及拓寬國際視野等方面。活動內容豐富精彩,形式多樣,學生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潛移默化厚植家國情懷。地理實踐活動是愛國主義教育中非常直接有效的方式。
如舉辦校外實地考察。每年覆蓋全校近四分之一的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和蓬勃發展現狀,足跡遍佈澳門、香港、北京、福州、貴陽、南京、濟南、西安、寧夏、海南、四川等多個省市。二○二三學年暑期師生四十多人參加“天眼工程”科學項目和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歷史文化參觀學習團,從自然地理環境、天文建設、數據科學、歷史文化、衣食住行等方面深入了解貴州多地的發展歷史與現狀,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國家,收穫滿滿,大大增強對國家的認知和歸屬感。
又如組織學生參觀相關展覽講座。參觀一年一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理解和認識維護國家安全重要性,加強學生對國家認同感和提高文化自信;學校每年的家國情懷日組織不同年級學生參觀澳門各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使學生了解並熱愛自己的家鄉。參觀科學館的中國科學家精神展廳,參與由科學館和家國情懷館主辦的“齊來認識中國科學家精神短講”,通過分享科學家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奉獻精神,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和學習興趣。參觀科學館的天文科學展廳“觀星者”,參與中國載人航天專場報告會,了解基礎天文知識和中國航天發展現狀。
再如鼓勵學生參與比賽與研究項目。參與國情知識競賽,通過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展示成就,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現實、面向未來,讓愛國主義精神不斷發揚光大;參加校園氣象監測比賽,關注澳門本土自然環境,通過學習和運用科學方法,了解澳門大氣環境的質量變化規律和影響因素,同時明白澳門與祖國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愛國意識。多元化評核過程中引導學生選擇與愛國主題相關的研究項目,例如澳門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澳門的作用、澳門的城市規劃與傳統文化的關係等。通過深入研究和學術探究,強化學生的國家意識,使學生成為有責任感和全球背景的公民。
同時引導學生關注時事,主動參與特區政府與國家活動。二○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在中國空間站的“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神州十三號三位航天員帶來了精彩的太空授課,東南學校學生黃景培和約一百七十名澳門中小學生一起,在澳門科學館的分課堂上課,並代表澳門的學生與王亞平航天員連線提問。二○二三年十二月三日上午,應邀訪澳門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一行來到澳門科學館。時隔兩年,從天地對話到面對面,王亞平老師和黃景培同學一起運用北斗衛星系統親手發了太空郵件。學生表示,航天員精神不斷激勵着我,希望能像她一樣,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有意義的人。通過這些活動能讓學生真切了解國家的載人航天工程,促使學生進一步增強探索科學知識、航天工程的興趣,為國家未來的航天工程中能有澳門元素埋下種子。
三、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注意事項
《愛國主義教育法》為推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對象。地理學科的特點給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有效的方法,為了更好地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教師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尊重學生的多元觀點:在進行愛國教育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多元觀點,不應強加自己的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倡開放的討論和辯論氛圍,促進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維;(二)平衡教學內容:在介紹澳門與中國內地的關係時,應當客觀準確地呈現相關歷史和現實情況,避免過度渲染和誇大。教師應當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和材料,讓學生能夠全面了解澳門的地理、歷史和文化,形成客觀的認知;(三)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愛國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情緒體驗。在進行相關討論和活動時,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和機會,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要提供必要的引導和支持;(四)鼓勵積極參與: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討論,但不應強迫學生參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主權和選擇權,讓他們在願意的情況下參與相關的教育實踐。(五)結合其他學科和教育資源:愛國教育不僅僅局限於地理學科,可以結合其他學科和教育資源進行跨學科的教學。例如,可以與歷史學科合作,探討澳門的歷史變遷;與語文學科合作,進行相關文學作品的閱讀和分析;與藝術學科合作,開展與愛國主題相關的藝術創作等。
總之,在實施愛國教育時,教師應注重平衡、尊重和多樣性,創造積極、開放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和情感認同。同時,教師也應不斷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和發展。
東南學校地理科不遺餘力地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強化了師生對祖國和澳門的歸屬感,形成了師生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自覺。特別是培養和促進受教育者愛國愛澳,厚德盡善、遵紀守法的品格,讓他們成為國家和澳門的好公民。可見,家國情懷厚植於東南校園,根深葉茂。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付出持續的努力和智慧。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到愛國主義教育中來,澳門才會興盛安定,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的民族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馮業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