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地方風味)豆汁
(老陳尋味天下)阿裕名不虛傳
(山谷小島通信舍)AI世代如何學習新的語言?
(四方聽音)音樂詩人
(衆藝館)開幕可以“闔府統請”嗎?
(時光迴輪)白鴿巢沒有白鴿
(胭脂齋)五年之金求三年之艾
(世相雜議)公益無例外
(筆雯集)驟雨打新荷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6月23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地方風味)豆汁

脫凡塵

豆汁

    “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漿風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一甌。”沒錯,講的就是北京豆汁。

    不少北京人酷愛喝豆汁,當作一大享受,“得味在酸鹹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於大眾而言,喝這玩藝,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實在是難以下嚥,捏着鼻子喝幾口,感受可能大不同,一些人竟上癮,滿城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這“中華名小吃”非浪得虛名。

    豆汁在北京及承德地區久負盛名,是獨具特色的傳統風味小吃,它由綠豆澱粉製作粉條等食品後的殘渣發酵而來。豆汁色澤灰綠、濃醇,味酸且微甜,具有養胃、解毒、清火功效。豆汁歷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期就已在華北地區盛行,而成為宮廷飲料則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事。當年乾隆爺命人把豆汁引入宮中,召集群臣共品,眾大臣喝了齊聲叫好。從此,民間豆汁升格宮廷飲品。

    老北京人對豆汁有特殊偏愛,冬、春季尤甚。坊間有此一說,看是不是北京人,可請他喝一口豆汁,如眉開眼笑,打心裡往外滿意地吁口長氣,得!若眉頭緊皺,嘴角直咧,甭問!也有人說,豆汁是旗人之食,事實上喜喝豆汁不局限漢族,也不拘貧富。昔日有穿戴體統者,若坐地攤吃灌腸,會被取笑,而喝豆汁則不足為恥。當年東安市場小店“豆汁何”,名氣可不亞於隔壁東來順大飯莊,穿着華貴、坐着私家車專程來喝一毛幾分豆汁的,大有人在。

    喝豆汁有講究,須配切得極細的醬菜,一般夏天用苤藍,有的用老醎水芥切成細絲,拌上辣椒油,還要配套吃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風味獨特,妙不可言。豆汁分售生和售熟兩種。昔日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起賣;售熟者則多以肩挑,一頭豆汁鍋,另一頭擺着焦圈、麻花、辣鹹菜。商販從粉房將生豆汁躉來,挑上街頭,就地熬熟,前邊設張長條案,上擺四個大罩子,依序擱辣鹹菜、芝麻醬燒餅、“馬蹄”燒餅、焦圈,以饗食客。

    承德豆汁的原料比北京多了小米麵、細粉條、羊尾油或肉絲。山東也有豆汁,可跟北京的壓根不是一回事。山東豆汁就是黃豆做豆腐的漿水,看起來白中透黃,喝起來香中帶甜。北京豆汁看起來顏色灰裡透綠,喝起來味道又臭又酸。可一旦喝上道,則回味無窮,如同洋人好臭奶酪一樣,有人難以下嚥,甚至作嘔,有上癮的一天不喝心總癢癢。

    朋友,到了京城,不妨抽空往北京老字號“尹記豆汁”嘗嘗,尹三爺家的豆汁較濃稠,入口雖然有點酸,仍屬接受範圍,喝慣了還能品到一股醇香,建議去天壇北門那家老店,別看門面不咋地,貴在交通方便,口味地道。若真喝不下去,可出三件套:焦圈、鹹菜配豆汁,吃喝起來香脆醇香,杠杠口感,豆汁酸味早沒了影。還可以去牛街的寶記,他家豆汁較稀,口感格外酸爽,沒準遇知音,也就上了癮。寶記豆汁價格十分親民,幾塊錢一大袋,能喝上幾天,擱冰箱可放一周,加熱喝,有可能會澥洌,可不是壞哦,用筷子攪勻再喝即可。

    一碗豆汁,滿嘴故事。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祈望人與人之間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世界大同。

    脫凡塵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