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女”叫多了便“貶值”
朋友,當你走進一些酒樓、餐廳、市場……的公共場合,你耳畔常常聽到的稱呼是:“靚女!”
最普遍的用法,“靚女”這個俗語方言詞是用來稱呼女服務員的,它已經流行了很多個年頭了。
有一次,我到一間相熟的餐室進食,帶了我的孫兒一同去。鄰位一個比阿婆稍為年輕一點(頭髮已變白)的服務員,被一位男顧客吩附道:“喂,靚女,幫我叫個咖哩腩河吖,唔該。”
我那頑皮、口快的孫兒問我:“阿爺,點解叫人哋阿婆婆做靚女呀?”
我無法詳加解釋,只好答曰:“哦,大家叫慣咗,冇計啦。”
溯源上述那口頭俗稱“靚女”之盛行,可能是由於很多年前的一部西方電視片集《神探俏嬌娃》引起的:
片中有三個美貌的女星搶盡鏡頭,都被上司叫做“靚女”。此後,影迷“靚女”這個俗稱接收了過來,用來對一般交往的女性表達親暱以至讚美的意思。
當然,也不是人人都認同把“靚女”這個詞用得太濫的,如果順口亂叫,便可能令人麻木,甚至“貶值”啦。
我很少隨口叫人“靚女”,一般叫女服務員為“阿姐”。這個詞不卑不亢,認知的跨度、靈活性頗大,如令人敬佩的有“江姐”、“劉三姐”等。
演藝圈中不少德藝雙修的女藝人都被稱為乜乜“姐”,叫一般女士為“阿姐”很少“撞板”——但叫“師奶”就有禁忌;叫錯了,對方可能用“哥斯拉”(日本驚慄片主角)的表情來懲戒你啦!
魯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