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班晉高峰期
民營企業家籲構建文化制度體系
【中新社北京電】中國民營企業交接班進入高峰期。中新社旗下《中國新聞周刊》最新一期關注該話題,有企業家認為,需構建關乎家族、企業治理的文化和制度體系。
今年,多家行業頭部企業順利完成交班。穩坐寧波“第一把交椅”的民企雅戈爾、納稅大戶海天塑機集團的接班人現身相關活動,釋放出交班信號。然而,外部經濟周期疊加行業內部轉型,民企傳承與發展也暴露出種種問題和困難。
九成五代際傳承
以寧波為例,據統計,第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平均年齡已達六十三歲半;未來五年,將有80%的企業進入交接班階段,其中95%將選擇代際傳承。
“成功的傳承,一般是成功的轉型。”與兒子茅忠群共創方太集團的茅理翔主張對“二代”施行“三三制”:“帶三年、幫三年、看三年”,在各階段分別下放研發權、營銷權、全面管理權。
一項調查顯示,在寧波成立五至十年的民營企業中,75.6%的企業會選擇“子承父業+職業經理人”模式。
“職業經理人與家族成員在共同奮鬥中會建立一定的信任,可能形成‘泛家族成員’的心理默契。”寧波家業長青學校執行校長范斌說。然而,在現階段,尤其中小企業,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前提下推進交班的模式尚未進入主流。
基於對寧波700多個家庭、1,000多個“企二代”樣本的觀察,范斌表示,一七年以後隨着越來越多“九○後”入局,“文化融合”的問題普遍顯露。
傳承須先立後破
“新生代多數有海外留學背景,普遍面臨中西融合、兩代融合,以及與社會和企業融合的難題,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知識結構、經驗閱歷甚至思維方式無法適應。”方太學校執行校長高旭升表示,他們最主要的心理訴求是“希望構建兩代平等的人格互動模式”。
長江商學院院長李海濤發現,很多年輕企業家上任後馬上大刀闊斧地改革,最後把公司“改沒了”。他認為,企業傳承需先立後破。
李海濤提出,“二代”接班要做好三件事:了解並傳承家族企業的文化和使命;兼具執行股東決策的意願與能力,要麼自己懂業務,要麼有能力管理懂業務的專業人員;協調好與父輩、與家族內部成員的關係。
建企業治理體系
二二年,中國的中小企業數量逾5,200萬戶,佔全國企業總數98.4%。從傳承視角看,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大。
“不只是在寧波,全國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當前都還沒有形成一套關於如何治理、傳承、培養接班人的方法論,缺教材、缺標桿、缺導師。”范斌說,如果大部分企業隨波逐流而式微,尋求資產退出,久而久之,一個地方的產業競爭力會下降,創新創業精神也隨之衰減。
當然,接班不是唯一的選擇,部分一、二代企業家已考慮放棄“傳承”。這也意味着家族“百年老店”的流失。
“中國要真正強大,必須造就一批世界級的、具有家國情懷的百年老店。”茅理翔認為,追求百年老店是一個長期的奮鬥過程。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必須有一整套關乎家族治理、企業治理的文化體系、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