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借影視吸引力 煥發城市新形象
(一家之言)消費疲弱 存款額續走高
學者倡與航企跨界合作拓客源
專家:澳宜科技切入 辦電競賽事
旅業料端午檔日均引十萬客
銀行公會續協辦粵澳名優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6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專家:澳宜科技切入 辦電競賽事



論壇探討發展運動旅遊吸引旅客

    運動旅遊引客會議昨舉行

    專家:澳宜科技切入  辦電競賽事

    【本報消息】亞洲綜合度假休閒產業博覽會昨最後一天。其中,“創造令人難忘的使用者體驗:透過運動旅遊吸引遊客”的會議上,有講者認為澳門很有條件發展運動產業,建議舉辦電競賽事等。另有講者建議增加澳門參與性的賽事活動,並爭取成為廣東體育旅遊一站。

    有條件辦大型賽事

    該會議昨上午十一時在威尼斯人那不勒斯會議廳舉行。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及中國澳門體育總會聯合會理事長何敬麟,北京奧林匹克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夏斯均, 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集團總經理陳彬,WCGC世界企業高爾夫挑戰賽中國區主席錢永勝任演講嘉賓;澳門理工大學博彩旅遊教學及研究中心講師何雄威主持。

    何敬麟表示,澳門面積小,很多人認為澳門很難辦到體育盛事。但澳門已發展成國際大都市,體育基建健全,尤其是室內設施,交通運輸方便,住宿條件好,如最近舉辦了女排、乒乓球等大型賽事,即將舉辦龍舟賽,可見澳門有條件辦大型賽事。接下來可繼續多舉行精英賽、季候賽,吸引全球精英運動員和支持者來澳,拓展國際客源。同時,本澳需用好“團進團出”措施和澳琴聯動優勢,擴大發展體育產業。建議居民多了解“體育+旅遊”,支持與理順產業發展。

    倡增加參與性體育

    夏斯均稱,澳門的獨特性,是內地無法比擬、無法獲得的優勢資源,必須好好利用。澳門是發展體育的“天然良港”,但受制於地小人多,故建議從科技運動項目方面發展,如電競賽事等。

    陳彬表示,澳門的賽事包含官方舉辦和民間自發,群眾基礎好,以致參賽或觀賞者均樂意來澳,不僅享受體育賽事,也可體現其他的文化內涵。但倘要把體育發展成產業、發展成“體育之城”,建議當局大力支持,包括在經費方面,把體育事業做好後,再發展出產業鏈。

    錢永勝表示,目前澳門聚焦觀賞性體育,倘增加參與性的體育,相信會有更好的延展性。明年全運會有部分賽事在澳舉行,建議借此機會多做賽前賽後的宣傳工作,讓全國人民加深認識澳門的體育屬性。澳門亦應抓緊灣區資源,成為廣東體育旅遊一站。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