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3版:科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索尼機械人“縫合”玉米
科學家發現雙星系統
仿“動物大腦”讓無人機更智能
肌肉驅動機械人有靈活“骨骼”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6月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科學家發現雙星系統

小 米


圖中較大的是熱亞矮星,遠處較小的那顆是白矮星。


中國清華大學——馬化騰巡天望遠鏡

    科學家發現雙星系統

    天文學家一直努力的在宇宙中尋找系外行星的存在,起初從類似太陽的恆星中尋找,之後在雙星系統中也發現類似的行星系統存在。在雙星系統中的行星,有的是繞着整個雙星系統公轉,有的則是繞着雙星系統的其中一個恆星公轉。中外科學家日前發現了一個由白矮星和熱亞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這兩顆星正以破記錄的極快速度相互繞轉,能夠在毫赫茲頻段產生很強的引力波輻射,引力波信號有望被未來的空間引力波天文台探測到。中國清華大學研究團隊與國內外合作者利用位於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的清華大學——馬化騰巡天望遠鏡作出的這一重要天文發現。

    中國清華大學——馬化騰巡天望遠鏡是一架獨特設計的全自動多鏡筒光學巡天設備。自二○二○年正式運行以來,該系統以一分鐘的觀測頻率凝視北半球的宇宙星空。截至二○二三年底,該項目累計獲得了超過二千七百萬顆恆星的密集採樣光變數據,包含大量有重要科學價值的快速變源。

    研究人員介紹稱,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約二千七百六十光年、以二十點五分鐘公轉周期飛速繞轉的雙星系統(代號TMTS J0526)。該雙星系統由一顆質量約為○點七四倍太陽質量的緻密白矮星與一顆質量約為太陽○點三三倍的熱亞矮星組成。

    “白矮星是普通恆星耗盡核心燃燒經過漫長時間演化形成的緻密星體,一勺白矮星的物質其重量通常可與兩頭成年大象相比。我們的太陽在經過約五十億年後會變成體積與地球接近的緻密白矮星,此時其內部的核反應已經停止,只能依靠自身的餘熱向外發光。”研究人員說。

    研究人員說,熱亞矮星是指一類外部氫殼層被大部分剝離掉,而內部在發生穩定氦核聚變燃燒的高溫小質量恆星。大部分熱亞矮星的質量約為○點四五倍太陽質量,通過氦核的劇烈點火方式形成;另一類質量更小的熱亞矮星(質量可低至○點三二至○點三六倍太陽質量),可由雙星經過兩次共有包層物質拋射演化形成,而不需要經歷氦核的劇烈燃燒。

    “我們團隊發現的這顆○點三三倍太陽質量的熱亞矮星就屬於後者。值得一提的是,這顆熱亞矮星的半徑僅為地球的七倍左右,只有過去公認最小恆星的四分之三大小,代表了天文學家迄今發現的體積最小的恆星。”研究人員說。

    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為未來的太空引力波試驗確定了一個重要的波源系統。更為重要的是它驗證了由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韓佔文院士團隊於二○○三年提出的此類特殊雙星系統形成的理論預言,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和完善恆星演化理論,而這一理論是我們了解宇宙演化的基石。”

    小    米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