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文學的新元素
隨着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人員的往來交流從去年起回復正常。暌違澳門多年的“人氣”重新出現,多少為這座小城重新帶來活力,社會氣氛很大程度也回復常態。作為一座旅遊消費可佔商品和服務行業供應比例達九成的城市,遊客重臨所帶來的榮景肯定是澳門樂意看見的,也正因為這樣,社會各界最近紛紛集中力量,推出更多更新的旅遊產品,為旅客提供有別於廣告歌裡形容的“大三巴、觀音像、媽閣廟”的嶄新旅遊體驗,同時積極拓展旅客客源的廣度和深度,致力發展澳門優質旅遊品牌。
疫後旅遊模式的轉變,相信各位都有目共睹。華人遊客,尤其是年輕一代,現在更喜歡到造型突出的景點“擺拍”,喜歡找地道特色美食“打卡”,喜歡挖掘目的地更深層次的內涵去加以探索。有人認為這種深度遊是“窮遊”而不會在量的方面帶來太大經濟效益,有人甚至不太認可和歡迎這種旅遊模式,但這種轉變更多是遊客整體人文素質有所提升的反映。或許這種現象未必在短期內帶來量的經濟效益,但從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長視角看,這正好反映人們已擺脫過去“觀光購物”的單純旅遊模式,轉而對旅遊質量有更高的追求,對“旅遊”的看法也漸趨成熟,這其實是應該值得我們去肯定的。
放眼世界,深度遊在實體經濟和人文素質高度發展的地方,特別是中等收入群體佔社會多數的地方已存在超過半個世紀。其背後的原因也非常簡單:旅遊要是沒有對目的地產生好奇心,與之產生充分的情感聯繫,恐怕這將是一次意義不大的體驗,對旅客本身也是一種在時間和金錢上的雙重浪費。遊客開始意識到,唯有在旅遊時增添人文元素,讓旅遊充滿溫情,才使旅遊顯得富有意義,也讓遊客自己更珍惜每一次旅程。這種難以忘懷的情感,更為豐富旅遊文學的內涵、壯大旅遊文學隊伍提供滋養的土壤,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輻射效應不亞於單純的觀光活動。這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條潛在的可行路徑。
澳門和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從旅遊產業發展的角度看,一邊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另一邊是“國際城市旅遊樞紐”;從建設人文灣區的角度看,一邊是“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另一邊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彼此呈高度交集,既有相當充分的互補和合作空間,也為大灣區內地城市提升旅遊接待水平和質量發揮輻射作用。對不少華人遊客而言,大灣區內地城市往往是他們的故鄉,旅遊、尋根、問祖等活動極易與人文元素產生聯繫。由此可見,唯有把旅遊的“情”融入到文學創作裡,華文旅遊文學才能開拓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使灣區個別的城市文學與大灣區文學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共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註:本文為“第八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式的致辭。)
吳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