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6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陸:嚴重違背一中原則
學者:美違聯大決議
台輿論熱議福建艦首海試
花蓮強震重創周邊旅遊業
台PMI連續十四個月緊縮
花開正盛
年輕人貧困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5月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台PMI連續十四個月緊縮

    台PMI連續十四個月緊縮

    【中新社台北二日電】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簡稱“中經院”)今日公佈,全台四月經季節調整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百分之四十九點四,環比上升一點五個百分點。

    這項反映台灣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先行指標,已升至二○二三年三月以來最佳水平。不過,它也是連續十四個月維持緊縮(低於百分之五十)。

    該項調查顯示,四月台灣製造業對於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環比回落一點二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五十五點二。二月該指標在暌違廿一個月後首次呈現擴張(高於百分之五十)態勢,三月環比再升二點四個百分點。

    製造業前景不確定

    中經院院長葉俊顯在今天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台灣製造業前景仍有不確定性。他說,來自美國、中國大陸市場的訂單有回溫現象,帶動新增訂單指數、生產指數轉為擴張;但電子暨光學和基礎原物料、交通工具產業面臨激烈競爭,讓製造業廠商的採購政策、未來展望趨向保守。

    中經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認為,PMI已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榮枯線。在人工智能題材拉動下,台灣製造業緩步回溫的方向較為確定。地緣政治升溫及台灣自身的通貨膨脹問題,則增加此過程的脆弱性。

    部分服務業仍緊縮

    今天同步公佈的四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繼續上升○點六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五十四點一。葉俊顯分析,台灣將進入內需產業旺季,兩岸旅遊交流也有升溫可能。但四月發生的花蓮地震影響部分住宿餐飲業的商業活動和訂單,外加電價上漲帶來通貨膨脹預期,使得部分服務業對未來的展望轉為持平或緊縮。

3上一篇  下一篇4